問題詳情

20.蔡邕在曹娥碑上題「黃絹少婦外孫齏臼」是利用字形的離合、增損、顛倒等方式構成的隱語,在析字修辭中屬「化形析字」,下列何者非屬此類?
(A)門口問信,人言不久便來。八刀分肉,內人和議不均。奴手拏花,草化為螢飛去。
(B)炒豆捻開,拋下一雙金龜甲;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琉璃。
(C)踏破磊橋三板石,分開出路兩頭山。
(D)四口同圖,內口皆從外口管;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1356
統計:A(155),B(1204),C(288),D(15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琵琶記、絕妙好辭

用户評論

【用戶】Su Chen Ch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門+口=問  信=人+言 ;八+刀=分  肉=內+人 … 合踏破「磊」=三石 分開「出」={兩}頭{山}四口同「圖」(圖這個字有四個口,三內一外),五人共「傘」(傘字有五個人,…)就第二個選項沒有用到題目要求的。

【用戶】李尚航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談到以完整型式出現的燈謎,一般人都首推「曹娥碑辭」。  根據記載,東漢文學家蔡邕(ㄩㄥ)因避難經過紹興,在一塊刻有稱讚曹娥孝義詩文的碑旁,題下「黃絹幼婦外孫齏(ㄐㄧ)臼(ㄐㄧㄡˋ)」八字。爾後曹操率人路過,他指著這八字問主簿楊修懂不懂。「懂!」楊修答。曹操說:「你先別說,讓我再想想。」  眾人向前再走卅(ㄙㄚˋ,30)里,曹操和楊修分別解答,均為「絕妙好辭」,但曹操嘆道:「我和楊修的才力相距卅里!」碑上八字:黃絹,染色的絲(糸),為「絕」;幼婦,少女之意 ,為「妙」;外孫,女兒生的孩子 ,為「好」;齏臼,放置(收受)辛辣物的容器,古字為「辤」(同辭);四字合在一起→→→「絕妙好辭」。

【用戶】大吉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Cool~

【用戶】Kate Shih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B) 唐伯虎的幼年故事有人去到唐伯虎家中作客, 他的父親十分高興, 拿了炒豆時果招呼. 其中一人知唐伯虎善於對句, 便對唐伯虎道:我出個對子, 敢對嗎? 唐伯虎笑道:對不上, 甘願受罰. 對上了, 我要你腰間玉佩為獎品. 那朋友笑道:好, 順手捻開一粒炒豆, 說道:炒豆捻開, 拋下一雙金龜甲;不想唐伯虎聰敏過人, 他話音方落, 唐伯虎便手舉甜瓜, 說道:甜瓜切破, 分成兩片玉玻璃.那朋友笑道:果然了不起. 說完便解下腰間玉佩給了唐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