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 志強每天說髒話的平均次數為 10 次,郭老師逐步為其設定每隔一段時間說髒話的次數降低為 7 次、5 次、3 次,即可獲得獎卡。郭老師是採用以下何種策略?(A)區別性增強零反應率行為(B)區別性增

【評論內容】教師希望說髒話的次數逐漸減少,所以增強低頻率行為應該就是增強「說髒話的頻率變低」這個行為吧

【評論主題】「他把一句謊話吐在地上/變成一座橋/架在兩岸之間/河水不相信/從橋底下走過。」(杜十三〈橋〉)本詩主要的意涵是下列何者 (A)行事宜膽大心細 (B)日久見人心 (C)謊言不易取信於人 (D)井水不犯河

【評論內容】自己看完這首詩的感覺是,因為謊言變成橋,架在兩岸之間,這個兩岸就是說謊的人與另一人之間的橋樑,若你相信這謊言,這個橋就成功搭起了;若你不信這謊言,自然是不會從橋上走過,彼此的橋梁也搭不起,所以說河水不信,才從橋底下走過。

【評論主題】11.在有目的之情境中,別人對自己所期望者,常常在自己以後的行為結果中應驗。這是下列何種心理現象?(A)月暈效應(halo effect) (B)霍桑效應(Hawthron effect) (C)比馬

【評論內容】霍桑效應是 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的對象,導致行為的改變,亦即他是因為受到"自己本身參與研究"的知覺影響,而非受實驗操弄影響。至於比馬龍效應是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影響學生本身對自己的評價,久而久之行為也會有所改變。

【評論主題】4、下列成語何者錯誤?(A)米珠薪貴 (B)克紹箕裘 (C)恫瘝在抱 (D)宵衣旰食

【評論內容】米珠薪桂:米如珍珠,柴如桂木。比喻物價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