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2.多項式f(x)=x4+ax3+bx2+cx+d,其中a,b,c,d是有理數,且滿足f(√2)=f(1+√2)=0,求f(1)=? (A)2(B)6(C)-2(D)-6

【評論內容】

f(x)=(x-(-√2)) (x-√2) (x-(1+√2)) (x-(1-√2))

f(1)=(-1)(-√2)(√2)

  =(√2)(√2)

  =2

【評論主題】4.張大嫂想準備 28 人份的羊肉爐招待親友,她在網路上查到六人份的羊肉爐食譜,如下:張大嫂依據這份食譜的配方比例準備了下列的食材,請問哪一種食材的準備數量太多或太少?六人份的羊肉爐火鍋食譜1. 甘草

【評論內容】

我的算法是:

食譜上的份量是6人份,所以先將食譜上的配方除以6,再乘以28就會是28人份的食材份量。

除以6,乘以28,寫成分數就是28/6=14/3(約分成最簡分數)

(A)甘草 5 * 14/3 = 70/3  (與30不符) X

(B)羊肉 900 * 14/3 = 4200 O

(C)醬油 300 * 14/3 = 1400 O

(D)白甘蔗 360 * 14/3 = 1680 O

【評論主題】平埔族群在清朝被歸類為? (A) 化番 (B) 生番 (C) 熟番 (D) 青番

【評論內容】

在清代,清政府把已納入版圖的台灣住民分成兩大類,

一是漢人(也有稱作流寓,因為漢人是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移民);

一是番(凡是非漢族系的原住民都叫做番)。

其中番又分為兩種(或三種),一種叫熟番;一種叫生番;另一種叫做化番,其間的差別在於是否歸順朝廷以及漢化的程度。凡歸附政府的,稱為熟番(乾隆年間又稱為天朝赤子);

那些不歸順政府的,叫做生番;

後來歸順或漢化的生番,叫做化番。

一般來說,這些番民有些住在沿海平原或近山平地;有些住在內地高山地區,因此,當時的漢人都以原住民所居住的區域來稱呼他們,住在平地的,叫做平埔番(平地的番人);住在內山的,就叫山番或高山番(山地的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