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1. 學校在排課時教學組長常和老師發生衝突,後來學校召開相關會議取得大家有共識的排課原則,以後並以此作為排課依據,如果老師仍有意見,可提相關會議修改排課原則。此種衝突因應,是採取湯瑪斯(K. W.

【評論內容】

統合型策略(Collaborating)的人雖然也會堅持己見,但會根據他人的意見改變方向,他們既不會盲目服從,也不會完全忽略別人的建議,而是努力尋找對雙方都有利的方案。

【評論主題】5. 創用CC授權所設定的基本權利,不包含下列何者?(A)是否允許商業使用 (B)是否允許嵌入密碼(C)是否需要標示原作者姓名 (D)是否允許修改原作內容

【評論內容】

創用CC授權條款(英語: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或創用CC授權)

是一種公共著作權授權條款,其允許分發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

一個作者可使用創作共享授權授予他人分享、使用,甚至創作衍生作品的權利。創作共享提供給作者靈活性(例如,他們可以選擇允許非商業用途使用他們的作品),保護使用或重新分配他人作品的人,所以他們只要遵守由作者指定的條件,不必擔心侵犯著作權。

創用CC授權條款有多種不同類型。授權條款可以有不同的組合,由分發條款決定。

授權條款最初由創用CC於2002年12月16日釋出,其是一家美國非營利性組織,於2001年成立。

姓名標示

自2004年以來,目前所有的授權協定要求原作者姓名標示。 姓名標示必須包含「最大限度的資訊...

【評論主題】10. 如右圖(二),是運用何種錯視原理?(A)不連續 (B)彎曲 (C)動態 (D)交點錯視。

【評論內容】

此題公告解答為D,請更正!

【評論主題】29. 何種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的文學運動,隨後擴展到繪畫與音樂的領域,是針對寫實主義之反動? (A) 象徵主義 (B) 立體主義 (C) 實用主義 (D)以上皆非。

【評論內容】

象徵主義(Symbolism)起源於19世紀末的文學運動,並於隨後擴展到繪畫與音樂領域,其高峰期約在1880-1910年間。1886年法國詩人莫黑(Jean Moréas,1856-1910)在費加洛報上發表「象徵主義宣言」,為象徵主義運動揭開序幕。莫黑反對寫實主義,宣告象徵主義「反對教條、演說、虛偽感性與客觀描寫」的原則。而後以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842-1898)為核心發展出一套藝術理論,主張藝術應要解決物質與精神世界間的衝突。象徵主義偏愛主觀,摒棄客觀,反對將現實直接再現,而主張藝術應以間接方式來表現更絕對的真理。因此他們用極其隱喻和暗示的手法表現藝術,以求賦予畫面及描繪對象象徵象徵主義(Symbolism)的意涵。他們認...

【評論主題】29. 何種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的文學運動,隨後擴展到繪畫與音樂的領域,是針對寫實主義之反動? (A) 象徵主義 (B) 立體主義 (C) 實用主義 (D)以上皆非。

【評論內容】

象徵主義(Symbolism)起源於19世紀末的文學運動,並於隨後擴展到繪畫與音樂領域,其高峰期約在1880-1910年間。1886年法國詩人莫黑(Jean Moréas,1856-1910)在費加洛報上發表「象徵主義宣言」,為象徵主義運動揭開序幕。莫黑反對寫實主義,宣告象徵主義「反對教條、演說、虛偽感性與客觀描寫」的原則。而後以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842-1898)為核心發展出一套藝術理論,主張藝術應要解決物質與精神世界間的衝突。象徵主義偏愛主觀,摒棄客觀,反對將現實直接再現,而主張藝術應以間接方式來表現更絕對的真理。因此他們用極其隱喻和暗示的手法表現藝術,以求賦予畫面及描繪對象象徵象徵主義(Symbolism)的意涵。他們認...

【評論主題】22. 下列有關《維倫道夫(Willendorf)的維納斯》的敘述何者錯誤?A. 為舊石器時代產物 B. 現藏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博物館C. 具備真人大小的尺寸 D. 強調豐滿的乳房和渾厚的臀部

【評論內容】venus of willendorfWillendorf的最早期的作品包括著名的維倫多爾夫的維納斯(金星 ),以及最近在德國發現的一個3.5萬多年歷史的小雕像,它也被一些人稱作是“最古老的色情藝術”。

【評論主題】7.中國青銅器是由哪兩種金屬的合金?(A)銅、鐵 (B)銅、鋅 (C)銅、金 (D)銅、錫

【評論內容】

青銅器是由青銅(多為銅和錫、鉛的合金,其中錫和鉛的成分都必須大於2%。另有十多種配方)製成的各種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

【評論主題】主張畫竹必須要「胸有成竹」的宋代畫家為下列何者?(A)文同 (B)蘇東坡 (C)范寬 (D)管道昇

【評論內容】

文同

歷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豐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稱「文湖州」。

曾參與校對《新唐書》。[1]善畫墨竹,他的表弟蘇軾曾稱讚他為詩、詞、畫、草書四絕,曾深入竹鄉觀察體會,下筆迅速,以墨色深淺描繪竹子遠近、向背。畫家米芾稱讚他「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也。」開創了墨竹畫法的新局面。蘇軾畫竹受其影響,學他的人很多,有「湖州竹派」之稱。錢鍾書提到文同詩與畫相融的特點:「在詩里描摹天然風景,常跟繪畫聯結起來,為中國的寫景文學添了一種手法……在他以後,這就成為中國寫景詩文里的慣技,西洋要到十八世紀才有類似的例子」。[2]

洋州城北有篔簹谷,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來此悠遊、觀竹,畫竹精益。他對竹子觀察細緻,畫...

【評論主題】28.在下列關於本圖的描述中,何者最不正確?(A)這幅作品是荷蘭藝術家艾薛爾(MauritsEscher)的作品。(B)這幅作品是日本藝術家福田繁雄的作品。(C)這幅作品運用了視覺心理學中「圖地反轉」

【評論內容】

〈瀑布〉(Waterfall ,1961,38 ×30 cm)

瀑布-是艾薛爾應用潘羅斯三角的藝術創作,水在磨坊旁如同瀑布般流下之後,就順著水道的高低方向往畫的後方流去,而原本應該越流越遠的水流,此時卻因為潘羅斯三角的設計而越流越高,最後又回到瀑布的頂端而循環不已。

二十世紀的潘羅斯父子(L.S. Penrose和R. Penrose,1931~,英國)創造出另一系列2D & 3D的趣味結構(下圖),並將之發表在1958年2月份的《英國心理學月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潘羅斯三角是由三個長方體連接而成的三角框,局部觀察時,每個轉彎處的結構都正常,但是欣賞全貌時,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奇怪。至於潘羅斯樓梯(Penrose impossible staircase),不論是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