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 2007年美國兩位中學教師為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設計了不同於以往的教學模式,實施後反應良好,定名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下列何項描述最接近其原貌?(A)課前預習課堂

【評論內容】傳統的上課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同學回家再做作業或討論」,翻轉課堂卻是「學生先回家看教師預先做好的課程內容,而後再到課堂上做討論或做作業」。

【評論主題】1.氣勢萬鈞:

【評論內容】「詮釋的藝術」之意義指將從語言完整表達,而不判斷真偽。強調視野交融,且無法置身於實務脈絡之外。

【評論主題】【題組】 ⑶利用連續的差數(successive differences)估計 A 地區總離婚對數的變異數,且評估利用連續的差數所產生的變異數估計式與利用簡單隨機抽樣的估計所產生的變異數估計式那種較適

【評論內容】防衛機制/意義1.投射作用:只將不希望的期待及特質投射他人身上,認為他人才有那些不希望存在的特性。2.轉移作用:當個體滿足的管道受阻,將轉換至另一個目標(EX:代罪羔羊)

【評論主題】【題組】 ⑵說明負載大小、冷卻水溫(進入冷凝器溫度)及外氣濕球溫度變動時,水冷式冷卻水塔耗電量變化情形。(6 分)

【評論內容】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是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效應。

【評論主題】當我們遇見熟悉的朋友,卻突然忘了對方的名字,這種現象稱之為何? (A)舌尖現象 (B)月暈現象 (C)記憶扭曲 (D)霍桑效應。

【評論內容】舌尖現象-有時候我們話已經到嘴邊,卻突然無法解釋完全

【評論主題】49.最早實施「幼兒教育優先區」政策的國家是那一國?(A)台灣 (B)美國 (C)法國 (D)英國

【評論內容】

教育優先區(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簡稱EPA),指被政府列為物質或經濟極為貧乏或不利,須優先予以改善,以利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的地區。

教育優先區一詞首度出現於1967年的英國卜勞頓報告書(The Plowden Report)中。

【評論主題】教育社會學在其發展過程中,顯現最迅速成長的時期是:(A)1900以前 (B)1900~1940 (C)1940~1960 (D)1960以後

【評論內容】

答案應修正為B

1900-1940是為社會學發展最迅速時期

【評論主題】91教師儀容與言行的示範作用,係透過何種學習歷程對學生產生影響?(A)反省學習(B)角色學習(C)制約學習(D)觀察學習

【評論內容】「示範作用」-班杜拉之社會學習論,採觀察所習得之經驗、理論,也稱之「替代學習」。

【評論主題】精熟學習法主要調整下列哪一個因素,來達成學生個別化學習的需求?(A)學習時間的彈性化(B)學生合作學習(C)教師協同教學(D)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評論內容】Bloom 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計最佳教學策略,讓學生有最佳學習品質及適當學習時間,讓學生可達預定的精熟程度。

【評論主題】19.教育史上最早提倡「審美教育」的是?(A)康德(B)蔡元培(C)杜威(D)席勒

【評論內容】「美學」-包姆加登 提出「美育」概念產生-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