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3.日治時期的保甲制度,有何特色? (A)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B)由壯丁團的男子組成 (C)配合日本警察及地方行政機關執行相關工作 (D)源自於日治時代的地方自衛組織。

【評論內容】

1898年(明治31年)起施行的「保甲條例」規定,10戶為1甲,10甲為1保,甲設有「甲長」,保設有「保正」,為無給職。保甲民對於保甲內他人的犯罪行為負連坐責任而被科以罰金,如有被判處重罪者,甲內各家長應處以10元以下的罰金,除非事先已經發覺犯罪人且已經向官府申告。保甲的任務有調查戶口、警戒風水災、搜查土匪、戒除鴉片、預防傳染病、修橋鋪路等功能。保甲之下設有「壯丁團」,由保甲中17歲至50歲,身體強壯、品行端正的男子所組成,用以鎮壓土匪與防範天災。

【評論主題】4.(甲)立法(乙)司法(丙)軍事(丁)行政,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有「土皇帝」之稱,形成總督專制體制,這是因為臺灣總督總攬哪些大權?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評論內容】

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早期為台灣境內的最高軍政首腦,擁有獨立的軍政大權;而《六三法》則賦予了台灣總督有在境內至高無上的權力,故被當時的台灣人戲稱為「土皇帝」。

日治初期總督由武官出任,擁有軍事指揮權,並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被稱為「土皇帝」。1919年起,首任文官總督誕生,直到1936年以後才又恢復武官總督統治,民政方面輔佐武官總督之職為民政局長、民政長官(1898年6月20日由局長改為長官),1919年後改稱總務長官,50年間共計19任總督。

【評論主題】16.宋朝城市中的表演場所,常有說書與戲曲演曲,是以下何者?(A)瓦舍(B)瓦子(C)交子(D)會子

【評論內容】

宋元时期,人们把商业性游艺场所称为“瓦舍”(或称“瓦子”“瓦市”“瓦肆”等),而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称作“勾栏”(或称“勾阑”“钩栏”等)。

【評論主題】27.近幾年來,臺灣四處可見各類的遊行示威的活動,群眾們提出他們的訴求向政府請願。群眾之所以能夠合法遊行,主要是因為何項政治措施的影響? (A)解除戒嚴 (B)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C)實施地方自治 (

【評論內容】

戒嚴令→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民國38~76年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大了總統的職權/民國37~80年

【評論主題】【題組】(二)若乙屆期不能清償借款,丙仍未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得否聲請拍賣抵押物?【13 分】

【評論內容】

17世紀 絕對專制:(法)路易十四、(俄)彼得大帝

18世紀 開明專制:(俄)凱薩琳二世、(普)腓特烈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