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5 下列有關公物特性之敘述,何者錯誤?(A)私有公物雖然可移轉,但公物上之既存權利不受影響(B)私有土地而為既成巷道者,不得查封拍賣(C)公物不適用取得時效之規定(D)中央對地方自治團體所有之公物,

【評論內容】

(D)選項的部分

中央對地方自治團體所有之公物,於符合法定要件時亦得徵收之

中央對地方自治團體是同一行政主體中上對下的關係

這個徵收的要件原則是要避免,但符合法定要件的時候是可以例外徵收的

撥用的部分是用在同同一行政主體中較為平行的關係中 ex.部vs.部

公物雖不得公用徵收沒有必要,因為國家自己的東西不用自己徵收)

但是為行政主體中不管是上對下,或是平行對等的關係的內在徵收,

有上述名詞,而必要時公物是可以廢止或是變更變更用途的(ex.新竹的天燈館計畫變更為兒童圖書館)

【評論主題】77. No one thinks Bobby is i_______t of committing the crime because he is n otorious for evildoings

【評論內容】

補充:

大法官釋憲No.499 [修正公布之憲法增修條文違憲(國大代表於第五次修憲時自肥)]

合乎凱爾森的修憲有界限說(在憲法上還有基本規範之存在)

所以最高位階之規範為基本規範,下來才是憲法、法律、命令之層次(一般規範:針對不特定人)以及行政處分、私法契約(個別規範:針對特定人)

規範位階:基本規範一般規範個別規範 (凱爾森-法秩序位階說)

ps.凱爾生為純粹(規範、維也納)法學派(實證法學派之分支)

而凱爾生在有生之年來不及說明憲法效力的規範依據,只提出基本規範存在的概念。

【評論主題】二、土地利用若放任由市場價格機能運作決定,易生市場失靈問題,倘交由政府管制則易衍生政府失靈之問題,政府於土地使用規劃管制中究應扮演之角色為何?試闡述之。(25 分)

【評論內容】

A. 抑制審判者地位,不同意法官造法=概念(機械)法學派

B.強調法律的理念=法理,公平正義 =自然法學派

C.自由法學派的對立為概念法學派;霍姆斯(荷爾姆斯):「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於經驗」。

D.建立法律的安定性-概念(機械)法學派

【評論主題】四、【題組】⑴請設計一演算法,將一個二元樹(binary tree)每一節點之左子樹和右子樹對調(swap),如下圖 4 所示。(8 分)

【評論內容】

補充:

當事人主義:當事人雙方皆負有澄清義務,法官負責訴訟程序的推進。

法院職權主義:法官負有澄清義務,法官負責主導調查證據、找到事實真相。

【評論主題】1.最早提出主權理論的人是:(A)布丹(B)洛克(C)孟德斯鳩(D)盧梭

【評論內容】

補充

孟德斯鳩:三權分立,著有法意

盧梭:主權在民、社會契約論(國家起源於"意志"結合關係)

狄驥:社會連帶說(不同於大多數法學家所研究的權利,狄驥提倡"義務"。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每個人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就能使讓社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