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下列關於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敘述,何者錯誤? (A)第二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具有齒突(dens) (B)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

【評論內容】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e)皆有棘突(spinous process)錯C1寰椎沒有椎體、棘突,由前弓、後弓、外側塊組成上方與枕骨髁形成枕寰關節,可作點頭動作(考過) 相關考題複習C1、C2、C7最愛考 要特別注意!

【評論主題】1.下列關於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敘述,何者錯誤? (A)第二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具有齒突(dens) (B)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

【評論內容】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e)皆有棘突(spinous process)錯C1寰椎沒有椎體、棘突,由前弓、後弓、外側塊組成上方與枕骨髁形成枕寰關節,可作點頭動作(考過) 相關考題複習C1、C2、C7最愛考 要特別注意!

【評論主題】1.下列關於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敘述,何者錯誤? (A)第二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具有齒突(dens) (B)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

【評論內容】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e)皆有棘突(spinous process)錯C1寰椎沒有椎體、棘突,由前弓、後弓、外側塊組成上方與枕骨髁形成枕寰關節,可作點頭動作(考過) 相關考題複習C1、C2、C7最愛考 要特別注意!

【評論主題】1.下列關於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敘述,何者錯誤? (A)第二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具有齒突(dens) (B)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

【評論內容】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e)皆有棘突(spinous process)錯C1寰椎沒有椎體、棘突,由前弓、後弓、外側塊組成上方與枕骨髁形成枕寰關節,可作點頭動作(考過) 相關考題複習C1、C2、C7最愛考 要特別注意!

【評論主題】71.有關膝關節半月軟骨(meniscus)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由纖維軟骨(fibrocartilage)組成 (B)血液供給來自於geniculate arteries (C)靠邊緣的2

【評論內容】

什麼是「半月板」呢?

半月板為纖維軟骨所構成,顏色呈棕黃色、形狀呈彎月形,外緣厚內緣薄,除了可彌補股骨與脛骨間形狀的不契合外,還可當作緩衝墊吸收活動時的震盪力。內側半月板medial meniscus為C型,半月板的前肢anterior limb比後肢細。由於和脛側副韌帶直接相連,因此自由度不高,關節受傷時也容易受到連帶的損傷。外側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稍小於內側半月板,為不完整的O型,前後肢的粗細程度差不多,不過因為未和腓側副韌帶相連,因此自由度高、也比較不容易受傷。運動傷害中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以內側(78%)居多,為外側的3-5倍半月板的血液供應:

【評論主題】76.學校為預防班級傳染病的群聚流行,配合勤洗手等健康習慣建立,於每個教室走廊增設洗手設備及酒精消 毒,這是符合渥太華憲章中所提出的那一健康促進行動綱領? (A)建構健康的公共政策 (B)強化社區行

【評論內容】

渥太華憲章健康促進的五大行動綱領

1.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 healthy public policy):依照法規訂定各項健康制度、規則,並且爭取社區行動單位支持

2.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create supportive environment):整合各方資源,建設硬體空間與軟體健康環境,營造支持健康活動環境,培養健康生活型態

3.強化社區行動(strengthen community action):有效結合資源團體,推動各項促進健康或飲食活動

4. 發展個人技巧(develop personal skills):由宣導、培訓、傳播相關的健康或營養知識,培養健康飲食行為

5. 重新定位健康服務(reorient health services):從預防發展至健康服務,給予民眾每日飲食指南與國民飲食指標教育,教導和鼓勵民眾作正確且均衡的飲食選擇

【評論主題】68.體外震波的禁忌症,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A)凝血功能異常 (B)懷孕婦女 (C)輸尿管結石合併腎盂積水 (D)同時有腎臟惡性腫瘤

【評論內容】體外震波治療的原理

體外震波是一種高壓聲波,可產生高能量衝壓波,在組織產生正壓波和負壓波效應正壓波對組織產生直接機械效應,能刺激神經軸突和疼痛感應接受器,類似閘門控制理論,產生即時止痛效果。總結來說是對急性或慢性組織造成微小破壞,達到促進組織修復、血管新生、緩解疼痛的效果。

體外震波治療的好處與應用

在2000年美國FDA核准體外震波應用在治療足底筋膜炎,在2002年核准體外震波應用在治療網球肘,自此,體外震波就以其非侵入性又不具手術風險的優點,廣泛的被應用在臨床治療上,諸如:上下肢肌腱病變、鈣化性肌腱病變、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脛骨壓力性疼痛骨折症候群、膝蓋髕骨肌腱病變、足底筋膜病變、黏連性肩關節病變、長骨骨折癒合不良、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變、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傷口潰瘍。

體外震波治療注意事項

常見禁忌症如: 懷孕、血栓、嚴重高血壓、心律不整、有心律調節置入器、主動脈瘤、癌症、生長板處、充滿氣體的臟器組織如肺部膽囊等

體外震波治療過程中會有暫時性的疼痛,治療人員會根據病人治療反應結果作適當調整,治療結束後,少數有皮膚紅腫水腫或頭暈情形,建議冷敷 10至15分鐘,症狀多可緩解。

 

 

【評論主題】75.在致病因果的判定準則中,下列何者不符合「劑量效應關係(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的現象? (A)嚼食檳榔越多,口腔癌的發生率越高 (B)戒菸越久,肺癌的危險性越低

【評論內容】劑量效應評估(Dose Response Assessment)的定義為:一種物質給予或接受的劑量與暴露族群中某種健康效應 發生率關係之特性描述,並且以人類暴露於此物質的函數來估計此效應發生率之過程”(NRC,1983)。包括由數據評估物質多寡與健康效應間所存在的定量關係,以及某種物質量化數據可預測其受暴露後效應。

【評論主題】67.關於胸腔外科臨床問題,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99%的食道癌病人最初表徵為吐血 (B)肺癌之5年存活率預後比食道癌差 (C)小細胞癌為肺癌的主要類型,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 (D)大面積氣胸一

【評論內容】食道癌症狀

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因食物尚能通過,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至晚期,食道腫瘤持續變大造成管腔狹小阻塞,而出現吞嚥困難症狀。在臨床上,90%以上食道癌的病人最早發現的症狀為吞嚥困難以及體重減輕,大多數病人在吞嚥時會感到食物卡在喉部至上腹部之間。食道癌的症狀還包括吞嚥疼痛、食物逆流、心窩灼熱感(胃酸逆流)、胸骨後面疼痛或上腹部疼痛。食道癌發展至晚期,則可能會出現食道出血、吐血、解黑便,以及因食道氣管瘻管引起的咳血、咳嗽等症狀。腫瘤侵犯到鄰近的主動脈或大血管,甚至會發生大出血的嚴重狀況。若轉移至遠端部位會表現不同的症狀: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會表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轉移到肺部,會表現出咳嗽、胸痛、咳血,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轉移至骨骼,會出現骨骼疼痛的症狀;轉移至肝臟,可能會出現黃疸、腹脹、腹痛等症狀。

小細胞肺癌

也叫燕麥細胞癌(Oat cell cancer),有 10~15% 的肺癌為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SCLC),比起非小細胞肺癌,這類肺癌的成長和擴散速度較快,約有七成的 SCLC 患者去診斷時,才發現其癌細胞已經擴散了。由於小細胞癌的成長速度很快,其對化療和放射線治療的反應也很有效,但仍是有復發的可能。

小細胞肺癌腫瘤通常出現在較大的支氣管上,其形成原因與抽菸關係極為密切,此類癌症所佔比例較少,但後續展望並不樂觀,有六成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這通常是因為發現時,癌細胞通常已轉移至其他器官。

非小細胞肺癌

屬較常見的肺癌分類,罹患率約有 80~85%,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NSCLC)主要還可細分為以下幾種,但它們的治療和預後方法相似。

肺腺癌:一般發現於肺的外部,且可在癌細胞擴散前發現。非吸菸者所罹患的肺癌多為此類,通常長在肺部邊緣,其中一類細支氣管肺泡腺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常見於無吸煙史的女性鱗狀細胞癌:這種類型的腫瘤病灶多始於中央支氣管附近,腫瘤中心常因細胞壞死(Necrosis)而形成空腔。大細胞癌:也稱為未分化癌,可發現於任何肺部位此類癌細胞生長速度快、擴散能力強,使其非常難難以治療。其中,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和小細胞癌很類似,乃一種成長快速的癌症。氣胸定義

小面積氣胸定義為胸壁至臟層肋膜小於兩公分﹔

大面積氣胸定義為胸壁至臟層肋膜大於兩公分。

觀察:對於氣胸面積小於20%,且無症狀的健康病人,可考慮觀察。氣體可以每天1.25%的比率被吸收。在病人出院之前必須確定氣胸的面積不會再擴大。若是超過一星期無法使氣體吸收、肺臟擴張時,則必須考慮用針頭抽吸或是胸管引流。針頭抽吸:可使用16號針頭,60毫升針筒來處理,成功率約50%,必須是要有經驗的大夫,否則有可能再造成醫源性氣胸。胸管引流術:氣胸面積大於20%時,大部分病人的處理方法都是採取此方法

【評論主題】80.美國環境保護署依物質對生態的作用將化合物分為三類。進入人體之後,隨即儲存而不易排出的化合物,是 屬於那一類? (A)環境毒性 (B)持久性 (C)生積性 (D)變異性

【評論內容】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

是指具有以下四大特性的化學物質:

持久性 

POPs對生物降解、光解、化學分解等作用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因此這些物質一旦排放到環境中就難以被分解,且能在水體、土壤及底泥等多種環境介質中殘留數年或更長的時間。

 半揮發性 POPs都具有半揮發性,能夠從土壤、水體揮發到空氣中,並以蒸氣的形式存在於空氣中或吸附在大氣顆粒物上,從而能在大氣環境中進行遠距離遷移。同時,半揮發性的特徵又使得POPs不會永久停留於空氣中,而會重新沉降到地球表面。

生物累積性

 

 有機化合物進入水體後,其在水生生物體內濃度升高的現象稱為生物累積作用。因POPs具有生物累積性,因此在生物鏈越上端的物種其體內累積濃度將越高,危害性也將越大。

高毒性

在公約中規定的POPs,大多具有很高的毒性,部分POPs還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生殖毒性及免疫毒性等。這些物質嚴重危害生物體健康,而且這種毒性還會由於污染物的持久性而持續一段時間

【評論主題】36.運動測試中,心衰竭病患發生儲備量不足的可能臨床反應,下列何者錯誤? (A)立即的呼吸困難 (B)嚴重肌肉無力 (C)急性肺水腫 (D)心率過速

【評論內容】心臟衰竭分類(依據美國紐約心臟協會依功能分成四級)第一級身體活動不受限制,普通的身體活動不會引起過度疲倦、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第二級身體活動輕度受限制,可以從事日常活動(如爬樓梯超過一樓)。若做劇烈運動,就會感覺呼吸困難、疲倦、心悸或心絞痛。第三級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時會緩解,但從是輕微的活動(如爬樓梯無法超過一樓)也會疲倦、心悸或心絞痛。第四級執行任何身體活動都會不舒服,甚至躺在床上或站著不動時也會感覺呼吸困難、疲倦、心悸或心絞痛。

【評論主題】42.依組織化學角度分類的肌肉有快速糖酵解(fast glycolytic, FG)、快速氧化糖酵解(fast oxidative glycolytic, FOG)與慢氧化(slow oxidat

【評論內容】肌肉運動單元徵召先小後大,先慢後快,慢肌纖維運動神經元比較小,快肌運動纖維大,曼機會先徵召,所以A選項:依據尺寸原則,肌肉被徵召的順序為 SO → FOG → FG全有全無:

【評論主題】41.以關節面形狀進行分類時,關於卵圓形(ovoid)和鞍狀(saddle)關節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卵圓形關節存在於髖關節或膝關節 (B)卵圓形的凸面關節端由一對凸型接觸面組成 (C)鞍狀

【評論內容】滑動關節單軸,多軸手腕骨間,肩鎖關節,脊椎間關節屈戍關節單軸肘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車軸關節單軸C1,C2 橈尺關節髁狀關節雙軸橈腕關節,掌指關節,枕寰關節鞍狀關節

【評論主題】1.下列關於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敘述,何者錯誤? (A)第二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具有齒突(dens) (B)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

【評論內容】每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e)皆有棘突(spinous process)錯C1寰椎沒有椎體、棘突,由前弓、後弓、外側塊組成上方與枕骨髁形成枕寰關節,可作點頭動作(考過) 相關考題複習C1、C2、C7最愛考 要特別注意!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1.下列何者不參與構成眼眶(orbit)?(A)鼻骨(nasal bone)(B)腭骨(palatine bone)(C)額骨(frontal bone)(D)顴骨(zygomatic bone)

【評論內容】圖片來源:醫學口訣大亂鬥 眼眶(orbit)由7塊骨共同:蝶骨(Sphenoid bone)、顴骨(zygomatic bone)、顎骨(palatine.....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80.一位第4頸位完全性脊髓損傷(SCI with C4 tetraplegia, ASIA A)的大學生,需要操作電腦繕打老師指定的作業。為了協助這位大學生順利操作電腦,下列那一項電腦輔具的應用無法

【評論內容】受傷部位保留運動能力移位能力行動能力功能性活動C1-C4頸部完全依賴協助電動輪椅(口控或頭控)呼吸器C5肩部、肘(屈)完全依賴或大量協助電動輪椅(手控)手動輪椅(有提起輪把)利用輔具可以完全部分、需他人(大量)協助

【評論主題】79.下圖是電動居家照顧床組件與可調整動作的示意圖,根據其中的標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符合CNS15521國家標準的產品,其動作甲的角度可調整範圍,須於0 度(水平)至70 度或以上 (B)

【評論內容】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 N S CNS 15521(草-修 1100060):2021底 部 具 背 部 及 膝 蓋 抬 高 功 能 之 底 部 角 度 應 遵 循 下 述 。(a) 背 靠 段 底 部 與 床 板 架 間 之 角 度 A, 參 照 8 所 示 。 可 調 範 圍 宜 至 少 0° (水 平 )至 70°。(b) 僅 當 床 預 期 將 人 抬 高 至 直 立 坐 姿 以 進 行 轉 位 時 , 才 可 達 到 圖 8 中 A 角 之 最 大 85°。(c) 背 靠 段 部 /座 段 底 部 之 轉 折 點 與 大 腿 /小 腿 段 底 部 之 轉 折 點 連 線 與 水 平 線 間 之 夾 角 B (參 照 8 所 示 )應 至 少 於 0°至 12°間 可 調 。(d) 所 有 床 之 背 靠 段 底 部 與 背 靠 段 底 部 /坐 段 底 部 轉 折 點 與 上 /小 腿 段 底 部 之 轉 折 點 連 線 間 之 夾 角 C (參 照 8 所 示 )應 大 於 90°。(e) 小 腿 段 底 部 與 水 平 線 間 之 角 度 D (參 照 8 所 示 )至 少 應 於 0° (水 平 )與 水 平 以 下 任 何 角 度 均 為 可 調 整 。(f) 所 有 床,大 腿 段 底 部 之 上 側 與 小 腿 段 底 部 之 上 側 間 之 夾 角 E (參 照 8 所 示 )應 至 少 為 180°。 

S1001單馬達電動床

【評論主題】77.關於上肢義肢製作後之穿戴檢測,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肘下義肢的前臂旋轉受限角度應小於70%才算合格(B)肘上義肢操控末端裝置的效率應大於50%才算合格(C)肘下義肢操控末端裝置的效率應大於70

【評論內容】肘上義肢肩關節離斷(S/D):殘肢長度為0~30%短肘上截肢(Short A/E):殘肢長度為30~50%標準肘上殘肢(standard A/E):50~90%肘關節離斷(elbowdisarticulation):90~100%肘下義肢非常短肘下截肢(very short B/E):殘肢長度為0~35%短肘下截肢(short B/E):35~55%長肘下截肢(long B/E):55~100%肘下截肢長度與旋前/旋後保留功能正常手臂160~180殘肢長度旋前/旋後保留角度100%12050%6030%無角度義肢操控效率肘下義肢:70%肘上義肢:50%

【評論主題】76.關於膝上截肢患者穿著義肢行走時的異常步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義肢過短時可能會出現外展步態(abduction gait)(B)義肢過長時可能會出現跳躍步態(vaulting gait)(C

【評論內容】

Abduction gait1.義肢長度太長2.成桶擺在外展角度3.髖外展(臀中肌)肌肉攣縮4.會陰部、大腿內側疼痛5.增加底面積(BOS)、安全感考量

【評論主題】41.下列那一條肌肉在單一運動單元中含有較多的肌梭(muscle spindles)?(A)第一蚓狀肌(first lumbrical) (B)腓腸肌(gastrocnemius) (C)肱橈肌(br

【評論內容】

肌梭(muscle spindles)位於肌肉內梭內纖維,又稱牽張受器負責的感覺神經有兩種:1.主要感覺受器:可以察覺肌肉長度變化及被牽拉的速度2.次要牽張受器:察覺肌肉長度變化解題思維:第一蚓狀肌(first lumbrical)需要較精密的精細動作,需要比較多的肌梭(muscle spindles) 

【評論主題】57.有關膝關節的螺旋機轉(screw home mechanism),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發生在膝關節伸直接近最後30度時 (B)腳掌著地時,脛骨於膝關節伸直接近最後15度時外轉 (C)歸因於股

【評論內容】

參考網址:https://jhspt.com.tw/%E8%86%9D%E9%97%9C%E7%AF%80%E7%9A%84%E9%97%9C%E9%8D%B5%E9%BB%9E-%E8%86%95%E8%82%8Cpopliteus/

【評論主題】58.有關足畸形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外翻足(pes valgus):有足弓塌陷情形 (B)杵狀足(clubfoot):腳扭曲朝內翻,內翻足 (C)仰趾足(pes calcaneus):走路以

【評論內容】

仰趾足(pes calcaneus):走路以蹠骨觸地跟骨參考網址:https://drbao.org/high-arch/

【評論主題】69.有關姿勢的穩定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在正常站立時大部分的足內肌是活躍的 (B)姿勢搖擺可促進血液循環 (C)60歲以上的銀髮族眼睛閉起來時姿勢穩定度下降 (D)人體站立時重心高度約在薦椎

【評論內容】(A) 在正常站立時大部分的足內肌是活躍的維持穩定站立姿勢最重要是靠比目魚肌,由於重心線通過踝關節前方,會帶動小腿往前傾斜,因此比目魚肌用力,可將小腿往後拉回,維持膝蓋伸直狀態。

【評論主題】23.四百公尺賽跑的運動項目,跑者使用的能量來源包括下列何者?①腺苷三磷酸 ②磷酸肌酸 ③無氧糖解④有氧系統 (A)僅① (B)僅①② (C)僅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評論內容】三磷酸腺苷(英語:adenosine triphosphate、縮寫:ATP);也稱作腺苷三磷酸磷酸肌酸,磷酸肌酸(也稱為肌酸磷酸酯或PCr)

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包括肌肉運動)所需的能量均由 ATP 供應,但由於 ATP 的儲量有限,僅能即時提供少於 10秒的能量。ATP一旦被分解,便得利用磷酸肌酸迅速分解所釋放的能量而再次合成。

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系統(亦即 ATP-PC 系統)就具有供能總量少、持續時間短、輸出功率最快,不產生乳酸、不需要氧氣參與的特點,所以是肌肉進行極量運動初期的能量來源。

【評論主題】75.跑步過程中的身體質量中心(center of mass, COM)的位置與能量變化,下列何者錯誤?(A)在站立中期,COM的位能最小 (B)在騰空中期,COM的位能最大 (C)COM位能與動能轉

【評論內容】身體重心(S2)的上下擺盪約可比雙足支撐高2~5公分不等最大偏移出現在站立中期,此時屬於單腳支撐期,偏移量大約2公分

【評論主題】28.關於下視丘與腦下垂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漏斗部(infundibulum)內含神經軸突與血管,將腦下垂體的後葉與下視丘相連 (B)產生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的神經,其細胞核

【評論內容】腦下垂體大小約1.2×0.9×0.6公分,重約0.6公克,分為前葉和後葉。前葉分泌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後葉則有由下視丘合成後釋放在此的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

【評論主題】46.下列何種步態方式最適合骨折或手術後,單側患肢完全不能承重的個案,使用腋下枴行走的步態?(A)一點式步態(one-point gait pattern) (B)兩點式步態(two-point ga

【評論內容】

使用柺杖行走的步態

四點式步態:a. 左柺前進→右腳前進→右柺前進→左腳前進。b. 最安全最慢的步態。適用於病患無法以任何一隻腳支撐全部重量,常用於年老及步態不穩之病人。c. 站立時保持任何時候皆三點接觸地面。三點式步態:a. 柺杖與患肢一起前進→移動健肢。b. 適用於患肢不能承受重量但手臂及健肢正常者。二點式步態:a. 左柺杖與右腳一起前進→右柺杖與左腳一起前進。b. 適用於雙足皆可部分負重,且肌肉協調好,手臂力量強。上下樓梯:a. 上樓梯:健肢先上→柺杖與患肢再跟上。b. 下樓梯:柺杖與患肢先下→健肢再下。參考網址:https://reurl.cc/VLGX26

【評論主題】8.由兩振幅相同,頻率分別為4100 Hz和4200 Hz的正弦波互相干擾時,其載波頻率為多少Hz?(A)50 (B)100 (C)4050 (D)4150

【評論內容】干擾波產生頻率:(f+f+△f)/2中頻封包(4100+4200)/2=4150

【評論主題】18.關於超音波的適應症及治療機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亞急性期之肱上髁炎(epicondylitis),可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 (B)對於關節攣縮(joint contracture),可減少組織

【評論內容】

超音波的生理效應

1.熱效應人體中明顯熱效應發生在肌肉與骨頭交接處,可深入皮下組織5公分。連續性超音波能夠產生提高組織溫度的生理效應。

增加膠原蛋白延展性增加局部血流量與促進微血管形成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疼痛降低關節僵硬,降低肌肉痙攣引發輕微發炎反應幫助解除慢性發炎狀況改變神經傳導速度,會使B、C感覺纖維較A型感覺纖維敏感(冷療是A比C先受影響)

空泡作用(1)低頻率、高強度超音波容易得到不穩定空泡效應;使用低強度(0.1~0.2W/cm²)超音波可以得到穩定的空泡效應(2)促進組織癒合。增加化學酶活性,增加自由基數目。(3)促進鈣離子流動(流出)   (4)促進蛋白質合成與合成膠原(5)增加細胞膜通透性,主要來自聲波留效應。能增加組織(細胞)通透性、有助膠原形成、纖維母細胞活動,提高組織癒合反應

【評論主題】20.水療室的溫度與濕度控制,下列何者最佳?(A)溫度25~30 ℃,相對濕度50% (B)溫度35~40 ℃,相對濕度70% (C)溫度35~40 ℃,相對濕度50% (D)溫度25~30 ℃,相對

【評論內容】

水療室設施與安全考量

1.水療是需要適當的溫度與溼度(最好高於一般室溫,也就是不要低於室溫80°F,相對濕度40%~50%)2.良好的通風及排水系統3.需要其他治療區(電療熱區)分開,減少電擊危險4.具備儲藏室,可提供毛巾及緊急藥品,要有清潔室、更衣室及洗手台5.空間要夠大,便於輪椅及推床進出,室內一定要保持乾燥,避免溼滑6.水療桶清潔與消毒,常用200ppm氯氣與消毒劑7.機器運作正常不可以漏電,要有自動斷電系統8.現場需要有人會CPR救生9.兒童水療空間溫度30度°C

【評論主題】16.關於淺層熱療的適應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因降低疼痛閾值而減輕疼痛 (B)減少γ運動神經元的活性,而使肌肉痙攣降低 (C)可減少血流而促進癒合 (D)使組織黏滯性增加,有助於降低關節的僵硬程

【評論內容】

淺層熱療肌肉效應

減輕疼痛熱的感覺可以活化門閥控制幾轉、提高疼痛閾值,因此減輕疼痛感神經傳導減輕溫度提高會增加神經傳導速度熱療會降低γ運動神經元及肌梭興奮性,降低肌肉痙攣→降低Ia、II型感覺神經纖維放電率→增加Ib型感覺神經纖維放電率增加關節活動度熱的減輕疼痛、鎮定效果、讓延展運動有較高的忍受度。高溫可以增加膠原延展性,增加關節活動度改善痙攣降低γ運動神經元、降低肌梭興奮性,降低肌肉攣縮肌力改變

熱會降低γ運動神經元及肌梭興奮性,造成肌力短暫下降因此要避免在熱敷後立即施作MMT

【評論主題】17.有關冷療用於降低運動或受傷後的急性發炎和水腫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A)冷療主要是藉由血管收縮和減低微血管通透度來降低受傷後的發炎和水腫反應 (B)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應在受傷區域不間斷的使用冷療以

【評論內容】

冷療新陳代謝反應組織溫度降低會使新陳代謝率降低,溫差大於10度,新陳代謝率受到2~3倍影響,代謝下降會妨礙組織癒合,冷療只適合運用在急性期

【評論主題】25.關於使用間歇式循環機的臨床建議參數,下列何者最適當?(A)為了減少下肢水腫,建議使用充氣與消氣時間比3:1,80毫米汞柱壓力,持續2小時 (B)為了減少上肢水腫,建議使用充氣與消氣時間為120秒

【評論內容】

循環機關閉之時間關係之採取:40~60秒開,15秒關。採取『3:1』比例上肢壓力應小於40~60mmHg下肢壓力應小於40~70mmHg

【評論主題】23.短波盒狀電極(air space plate)對稱放置時,電極放置的距離與治療部位熱能集中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電極放置距離過近,會造成熱能集中在深層組織 (B)電極片大小不同, 會

【評論內容】重點整理:電極片<治療區域,其熱能與電流密度較大較熱,集中在淺層兩電極片大小不同,熱能集中靠近較小的一方電極片>治療區域,熱能才能平均距離太遠熱能與電流密度小,熱能較分散距離越近,熱能與電流密度較大,熱能會集中在淺層當兩個電極片越靠近,所產生的熱會較靠近淺層組織 正常2~4公分最適合

【評論主題】7.干擾波一組電流頻率為f,另一組電流頻率為f+△f,受刺激的神經或肌肉會引起多少Hz的動作電位?(A)△f (B)f+(△f / 2) (C)(f + f+ △f)/ 2 (D)(f/ 2)+ △f

【評論內容】

典型干擾波輸出

機器輸出頻率分別為:f與f+△f正弦波干擾波產生頻率:(f+f+△f)/2中頻封包在體內產生作用頻率:f+△f- f的低頻封包電流作用區域:交叉45度最大電療效應: 兩電極相互交叉線中心最小電流效應:電極板正下方

【評論主題】2.關於類針灸式經皮神經電刺激(acupuncture-like TENS)之敘述,何者錯誤?(A)低頻率、高強度的電刺激 (B)較短的脈波時間(pulse duration)以活化C神經纖維 (C)

【評論內容】疼痛的傳導是由比較細的Aδ和C神經纖維負責,經皮神經電刺激是刺激比較粗的Aβ纖維,傳導速度較快,因而將疼痛的”門閾”關起來,讓痛覺的傳遞被阻斷,達到止痛的效果

【評論主題】5.關於功能性電刺激的電極片放置位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頸部前方 (B)橫跨胸廓 (C)接近傷口縫合處 (D)該處皮膚宜擺在最大張力的位置

【評論內容】1、兩個電極片放的位置不可以跨過心臟。2、頸動脈附近不可以貼電極片。3、同一個頭兩個電片位置不要太近也不要放置太遠。4、電極片須貼在疼痛位置及所經過神經的部位。5、電流量為有感覺即可。

【評論主題】4.運用電刺激來延緩去神經肌肉(denervated muscles)萎縮,建議波長為何?(A)1~20 μsec (B)20~100 μsec (C)100~1000 μsec (D)大於10 ms

【評論內容】

SDC應用去神經反應測試,又稱退化反應檢查正常肌肉:小於1msec,約0.03msec部分去神經肌肉:大於1msec,約1~20msec完全去神經肌肉:大於20msec

【評論主題】3.關於門閥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下列何者正確?①疼痛訊息在脊髓後角突觸前受到抑制 ②疼痛訊息在周邊神經即受到抑制 ③刺激大的神經纖維(Aδ fiber)達止痛效果 ④刺

【評論內容】

MELZaCk和Wall所提出的第一種理論。門閥理論指出當刺激作用在非疼痛受氣或神經軸突時,可以干擾疼痛受器將感覺傳至大腦。脊髓背層的T細胞接受各種感覺刺激,負責上傳訊號,T細胞接受訊號受到脊髓膠質產生的突觸前抑制作用調節。一般感覺由大的神經傳遞Aβ,傳導速度較快,強度較小。痛覺由小的神經傳遞Aδ或C,傳導速度較慢。

【評論主題】74.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主要與那一種神經受器病變有關?(A)麩胺酸(glutamate) (B)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C)多巴胺(dopamine)

【評論內容】

重症肌無力症

是一個自體免疫性神經肌肉疾病,常是在神經科門診診斷出來,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女性最常見為20-30歲,男性50-60歲。運動神經會釋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乙醯膽素,乙醯膽素與肌肉上的乙醯膽素接受器結合後,產生足夠的電位變化引起肌肉運動,當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不正常的抗體去攻擊乙醯膽素接受器,造成接受器減少而導致傳導障礙及肌肉無力, 目前認為產生不正常抗體的淋巴細胞源自胸腺。 

症狀 

        肌肉無力跟容易疲憊,病人會覺得眼皮下垂、複視、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手腳無力,早上起床時情況還好,到了下午就變差,在充足休息後又會改善,常有好好壞壞的現象,若影響到呼吸肌可以發生呼吸衰竭造成重症肌無力危象而需要插管跟呼吸器治療。而一些狀況像感染、懷孕、某些抗生素可以加重病情。 

診斷方式 1.病史與臨床症狀,病人都應接受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以排除胸腺瘤或其他胸腺腫瘤的可能。 

2.注射藥物,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看到症狀改善. 

3.肌電圖 

4.偵測病人血清內乙醯膽素受體的抗體。

治療1.      抗乙醯膽鹼脢藥物:俗稱大力丸,可減少乙醯膽素被分解,增加乙醯膽素的濃度。 

2.      免疫抑制劑:主要是壓抑不正常的淋巴細胞,但有潛在的毒性及副作用,使用要非常小心。 

3.      血漿置換術:急性呼吸衰竭,或重症病患胸腺切除術前準備需使用血漿置換術.不過大量使用血漿有其潛在的感染問題。 

4.      外科治療:從1939年實行第一例胸腺切除後,胸腺切除術就成為一種被廣泛接受用來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有效方式。手術方式則有經胸骨胸腺切除、經胸骨擴大胸腺切除、內視鏡胸腺切除、經頸部胸腺切除、經頸部加經胸骨切開胸腺切除等等,本院常施行的是經胸骨胸腺切除,手術目的就是要將胸腺跟周圍異位的組織切除乾淨.約五到八成病患在術後症狀會有明顯改善.而何時需要手術目前仍有爭議,不過在近期的報告有共識的是年輕且發病期短的病患手術可以有很好的結果,不過胸腺切除術目前仍是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評論主題】75.關於基蘭-巴瑞氏症候群之預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罹病進程屬於快速惡化達到高峰者,預後相對比緩慢進程者佳 (B)罹病過程曾使用呼吸器,預後相對比沒有使用者佳 (C)罹病過程曾出現眼球控制、吞

【評論內容】

基蘭-巴瑞氏症候群很喜歡考預後~

無預警發病,2星期內病情會達到最嚴重

50%病人發病之前都曾經有輕微上呼吸道、腸胃道感染、發炎病史

外科手術或疫苗注射有可能造成基蘭巴瑞症候群

預後良好,肌力恢復呈現由上往下的模式

病程穩定後2~4週開始復原,恢復其可長達6個月到2年

約30%患者會殘存肌肉無力、麻木、偶爾疼痛

約80%患者發病後六個月內可以恢復行走能力

約5%死於心臟或呼吸循環系統疾病

快速複習~

【評論主題】22.骨骼肌的興奮-收縮偶合(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過程的正確順序為何?①體運動神經元釋放乙醯膽鹼 ②橫小管電位閘控 通道開啟 ③肌漿網 釋放通道開啟 ④肌漿

【評論內容】動作電位導致骨骼肌收縮的過程,又稱為骨骼肌興奮-收縮耦合(excitation- contraction coupling)的機制

【評論主題】19.下列關於女性生殖系統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卵巢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的唯一功能是將卵巢(ovary)固定於骨盆腔的側面 (B)卵巢韌帶(ovar

【評論內容】

卵巢呈現杏仁狀,位置通常接近闊韌帶連接到骨盆外側避處。由來自闊韌帶後上方的卵巢繫膜,以及來自骨盆壁卵巢懸韌帶,懸掛於腹膜皺摺中。懸韌帶將卵巢血管、神經以及淋巴管傳入以及傳出卵巢,並構成卵巢繫膜的外側部分。

卵巢由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韌帶位於卵巢繫膜內,此韌帶為胎兒卵巢引帶上部的殘留物。

韌帶 子宮闊韌帶(broad ligament)由復辟腹膜所形成,將子宮固定於骨盆腔子宮骶韌帶將子宮固定於骶骨樞紐韌帶,又稱子宮頸側韌帶或主韌帶維持子宮正常姿勢並防止子宮掉入陰道,含有子宮動脈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支撐卵巢韌帶的延伸物,從子宮外側緣、輸卵管下方延伸到外側骨盆腔。行經腹股溝管至外陰部,此韌帶鬆弛會導致子宮後傾骨盆橫膈( pelvic diaphragm )1.外形呈現漏斗狀2.位於會陰(perineum )的頂部3.由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 )和尾骨肌(coccygeus )及其筋膜組成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沒有直接注入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A)腎靜脈(renal vein) (B)肝靜脈(hepatic vein) (C)右卵巢靜脈(right ovarian

【評論內容】

下腔靜脈位於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靜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靜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於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靜脈匯合而成。收集下肢、腹壁、會陰、骨盆腔和腹腔內臟的血液回流沿途可見有腎靜脈、腰靜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評論主題】26.下圖之虛擬實境運動訓練介面為何? (A)沉浸式 (B)非沉浸式 (C)半沉浸式 (D)混合式

【評論內容】

虛擬實境可分為三個大類。 1/非沉浸式 (non-immersive (desktop))2/半沉浸式(semi-immersive)3/完全沉浸式(fully immersive)https://vtedu.mt.ntnu.edu.tw/uploads/1647484630109IJIEHSl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