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15. 馬西亞(Marcia)根據心理社會期發展論,將青少年的統合狀態分為四類。其中父母對於孩子過度的干預與保護,代其處理一切,使孩子缺乏自我導向是屬於自我統合狀態中的哪一型?(A)未定型統合

【評論內容】

自我統合的定義:個體嘗試把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

Marcia(1980)延續Erikson的理論,提出自我統合的兩種類型四種狀態:

一、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自我追尋以達到自主定向地步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已經歷過統合危機且有一番情緒掙扎,對未來已下決定並對該決定有強烈的承諾。

二、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

尚未確定未來方向,正處於危機尚未統合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但不覺滿意;有心改變想要改變但尚未確定方向。

三、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沒有認真思考未來者。不清楚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也沒想過滿不滿意,對未來沒有任真思量且逃避承諾,持續隨波逐流過一天...

【評論主題】【題組】15. 馬西亞(Marcia)根據心理社會期發展論,將青少年的統合狀態分為四類。其中父母對於孩子過度的干預與保護,代其處理一切,使孩子缺乏自我導向是屬於自我統合狀態中的哪一型?(A)未定型統合

【評論內容】

自我統合的定義:個體嘗試把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

Marcia(1980)延續Erikson的理論,提出自我統合的兩種類型四種狀態:

一、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自我追尋以達到自主定向地步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已經歷過統合危機且有一番情緒掙扎,對未來已下決定並對該決定有強烈的承諾。

二、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

尚未確定未來方向,正處於危機尚未統合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但不覺滿意;有心改變想要改變但尚未確定方向。

三、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沒有認真思考未來者。不清楚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也沒想過滿不滿意,對未來沒有任真思量且逃避承諾,持續隨波逐流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