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2.幼兒在動物園看到一隻小老虎 ,直喊著「好大的貓!」。經過他人教導後,修改其原有的認知結構,而學會分辨老 虎與貓的一種心理歷程,皮亞傑稱為? (A)基模 (B)組織 (C)同化 (D)調適

【評論內容】

皮亞傑(Piaget)是認知發展論的重要學者,他採用適應的歷程來解釋兒童內在心理歷程的改變,從而擴展個體的生活經驗與認知能力,適應(adaptation)、同化(assimilation)、調適(accommodation)及三者間的關係如下:

二、適應(adaptation)、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的概念

(一)適應(adaptation)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適應是一個具有預測和控制的不斷改變的歷程,也就是說,個體因為環境限制而不斷改變認知結構,其目的是讓個體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持續性保持平衡的歷程。也就是說,適應是當個體在短暫的失衡中,經由不斷的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讓個體重新達成短暫性平衡的歷程,當個體一次次經歷適應的歷程...

【評論主題】1. 依「原住民族教育法」之規定,原住民族教育法所稱之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花蓮縣的主管機關為下列何者?(A)花蓮縣政府(B)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C)花蓮縣政府原住民族行

【評論內容】

原住民族教育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教育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稱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原住民族之一般教育,由教育主管機關規劃辦理;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由原住民族主管機關規劃辦理,並會同教育主管機關為之。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指定原住民族一般教育專責單位;直轄市、縣(市)教育主管機關應指定原住民族一般教育專責單位或專人。

前項指定專責單位或專人之條件,於本法施行細則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