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福祿貝爾主張(A)教育即接生(B)教育即回憶(C)教育即生長(D)教師即園丁

【評論內容】1.教育即生活、生長與發展、經驗改造:杜威的見解。2.教育即開展:康米紐斯、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等人。教師為園丁,學生為花木。3.教育即陶鑄:行為學派。4.教育即協調與適應:社會化教育學派。教育是協調私我與群我,使個體能夠適應社會規範。5.教育即承襲:文化學派。教育即是優良文化的承襲及發揚。6.教育即自我實現:人文學派。教育即是促進個體自我實現。

【評論主題】145.符應理論與教育階層化(A)Bowles&Gintis(B)Collins(C)Davis&Moore(D)Althusser----P.112

【評論內容】(A)Bowles&Gintis 包爾斯&金提斯:社會再製論(符應理論與教育階層化)==經濟(B)Collins 柯林斯:新韋伯主義(主張廢除文憑,因為文憑是文化市場與社會階層共謀的產物)==NO文憑(C)Davis&Moore 戴維斯&莫爾:職業與教育==職業(D)Althusser 阿杜塞  :意識型態與教育階層化(與政治意識形態有關)==政治

【評論主題】102.俗民方法論代表人物(A)休茲Schutz(B)米德Mead(C)葛芬柯Garfinkel(D)不勞的Blau(E)賈夫曼Goffman-----P.80

【評論內容】(A)休茲Schutz:現象學 (大"象"怕老鼠"茲茲"叫)(B)米德Mead:符號互動論(*==想到符號)(C)葛芬柯Garfinkel:俗民方法論(東西俗ga...)(D)不勞的Blau(E)賈夫曼Goffman:社會交換理論、劇場論  (社會都ㄐㄧㄚˇ人,愛演戲)

【評論主題】48.用同一測驗對相同樣本前後施測兩次,從其測驗分數中求取相關係數,所得的穩定係數稱為:(A)複本信度(B)折半信度(C)再測信度(D)評分者信度。

【評論內容】(A)複本信度:將同一測驗之兩種複本實施於同一受試者(B)折半信度:將一個測驗「分折」為相等的兩半,每一半各成為一個個別的單元或測驗(C)再測信度:同一種測驗以同樣的方法,在不同時間重覆實施於同一受試者。(D)評分者信度:不同的評分者在測驗過程中觀察記錄評分計分各方面相互間的一致性。

【評論主題】31.提出「教育即生活」學說的學者為?(A)洛克(B)福祿貝爾(C)柏雷威(D)杜威。

【評論內容】1.教育即生活、生長與發展、經驗改造:杜威的見解。2.教育即開展:康米紐斯、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等人。教師為園丁,學生為幼苗。3.教育即陶鑄:行為學派。4.教育即協調與適應:社會化教育學派。教育是協調私我與群我,使個體能夠適應社會規範。5.教育即承襲:文化學派。教育即是優良文化的承襲及發揚。6.教育即自我實現:人文學派。教育即是促進個體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