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四十、 以下四者的名與字的關係,不出於《尚書》者為何?(A)黃庭堅,字魯直(B)鄭燮,字克柔(C)梅堯臣,字聖俞(D)錢穆,字賓四

【評論內容】

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字魯直,宋代學者即以為異並加以考證,但不能確解。根據史實,結合訓詁,知其名庭堅而字魯直,系用虞舜時刑獄官皋陶的典故。

【評論主題】三十一、 《易經〃乾卦》「群龍無首」一詞的意義,跟下列選項中哪一句的意義最相近?(A)虛位以待(B)人才濟濟(C)群雄割據(D)蛇無頭不行

【評論內容】群龍無首出自《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本指群賢俱興之際,切勿強出頭當領袖。

【評論主題】二十八、 金庸武俠小說裡,有「降龍十八掌」的武功名稱,下列哪一招式名稱不出於《易經》〈乾〉卦、〈坤〉卦之〈卦辭〉、〈爻辭〉?(A)第十五式「時乘六龍」(B)第十六式「龍戰于野」(C)第十七式「履霜冰至

【評論內容】第十二式時乘六龍(乾卦彖辞)《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評論主題】十、 有兩個形式相同的謎語如下:「有女則媚,見人便遷,遇河求木,埋草麥苗。」「引火嬝嬝升,種草油油綠,攜女結連理,寸心報養育。」謎底應該是?(A)喜、夭(B)少、因(C)夭、喬(D)喬、因

【評論內容】

有女便成嬌,遇河要求橋來過,麥苗變成蕎

引火生烟,種草綠油油為茵,結連理為姻,報養育之恩

【評論主題】69.〈巫山高〉一詩的主題是一首:(A)愛情詩 (B)友情詩 (C)親情詩 (D)懷鄉詩

【評論內容】

漢樂府·《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點大;          淮水深,難以逝點。          我欲東歸,害梁不為點?          我集無高曳點,水何湯湯回回。          臨水遠望,泣下沾衣。          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賞析】:《巫山高》是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歌辭之一。這是遊子懷鄉的詩。懷鄉而欲歸不得,阻山隔水,於是感極下涕。《樂府解題》說:“古詞言,江淮水深,無梁可渡,臨水遠望,思歸而已。”大致概括了本篇的詩意。

【評論主題】二、解釋下列名詞:(12 分)【題組】⑴ NAT

【評論內容】

天時~地利~人和一層層遞加說明

知之~好之~樂之也是一樣

答案是a

 

【評論主題】3、以下那一成語在譏人畏懼過甚?(A)吳牛喘月(B)蜀犬吠日(C)鼠目寸光(D)鳥面鵠形。

【評論內容】

《世說新語》一書中曾經記載:在晉武帝時,有一個叫滿奮的人,向來怕吹冷風,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風。 

有一天,風很大,他剛好進宮朝見武帝,看見宮裏的窗戶是透明的琉璃做成的,好像很不堅固,不禁發起抖來,臉色變得很蒼白。武帝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滿奮照實回答。武帝一聽,便笑著說:「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風的。」滿奮覺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著說:「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意思是說:我就好像吳地裏的牛一樣,一看到了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了。 

滿奮為什麼會有這種比喻呢?那是因為中國水牛多生長在長江、淮河一帶,古代這個地方叫做吳,所以那裏的牛就叫做吳牛;水牛很怕熱,喜歡泡在涼快的水裏,它只要一看到太陽,就會全身發熱,喘個不停。有一次,水牛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大的喘起氣來。成語「吳牛喘月」就是這樣來的。

【評論主題】7.上聲變調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上聲的(A)音高(B)音長(C)音質(D)音調 和其他三聲不同,為求語言的流利,才有變調的現象。

【評論內容】上聲變調. 1. 變調的原因:. 上聲的調值是21114,音拍最長。因此,當兩個以上的上聲字連起來念或是連著說時,就會感覺到不順暢,所以就會將前面的上聲調,變短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者不屬於臺灣文學史上的「大河小說」?(A)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 (B)東方白《浪淘沙》(C)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D)李喬《寒夜三部曲》。

【評論內容】大河小說~譯自法語roman-fleuve,意指「連續性的長篇小說」或是「系列小說」。一部「 大河小說」通常會分成很多卷冊,每一卷冊也都能自成一體,內容主要描繪一個中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