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8 美國的心理學歷經了不同的發展,下列何者盛行於二十世紀前半,對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A)心理分析(B)知覺心理學(C)認知心理學(D)行為主義心理學

【評論內容】

認知論源於廿世紀初之哪一學派?(A) 行為科學(B) 人本心理學(C) 完形心理學(D) 發展心理學

(C)彰化師範大學 98 學年度教育學程大學部甄選-教育基本#2770

【評論主題】36 王老師撰寫有關學生創造力的研究計畫時,下列何者符合創造力的操作型定義?(A)能創新未曾有的事物(B)視為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C)解決問題的能力(D)在托倫斯(E. Torrance)創造思考力測

【評論內容】所謂「操作型定義」,是定義中包含有測量方法    強調確立事物特徵時所採納的流程、過程或測試與檢驗方式。

【評論主題】相較而言,後現代主義最為看中下列何種教育訴求?(A)回到基本(back to the basics)(B)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C)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

【評論內容】empower是一種有權力者,將法定權與專家權等各種權力傳授給下屬的授權之道,也是一種個人增權的歷程。

【評論主題】13.根據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觀點,7 歲的兒童道德發展屬於:(A)無律道德 (B)他律道德 (C)自律道德 (D)價值觀念道德

【評論內容】

一、無律期:出生~4歲。

(一)此時幼兒的認知處於準備運思期,自我中心強,對任何規範均似懂非懂,故無法從道德觀點來評價幼兒行為。

(二)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屬「非道德行為」。

二、他律期:4歲~8歲。

(一)幼兒認為規則是萬能的,不變的,無法理解規則是由人創造的。

(二)幼兒總是以極端態度來評定行為的好壞,亦即不是好的,便是壞的。

(三)行為是根據行為後果的大小來決定,而非取決於主觀動機,如幫忙洗碗而打破碗和偷吃糖而打破碗的行為是「一樣壞」。

三、自律階段:8歲~12歲。

(一)兒童已能意識規則是人們所創造,可加以改變。

(二)對行為的判斷建立在行為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上,如偷吃糖打破碗和幫忙洗碗而打破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三)提出的懲罰意見與其所犯的錯誤更加貼切。

【評論主題】36 王老師撰寫有關學生創造力的研究計畫時,下列何者符合創造力的操作型定義?(A)能創新未曾有的事物(B)視為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C)解決問題的能力(D)在托倫斯(E. Torrance)創造思考力測

【評論內容】所謂「操作型定義」,是定義中包含有測量方法    強調確立事物特徵時所採納的流程、過程或測試與檢驗方式。

【評論主題】48 美國的心理學歷經了不同的發展,下列何者盛行於二十世紀前半,對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A)心理分析(B)知覺心理學(C)認知心理學(D)行為主義心理學

【評論內容】

認知論源於廿世紀初之哪一學派?(A) 行為科學(B) 人本心理學(C) 完形心理學(D) 發展心理學

(C)彰化師範大學 98 學年度教育學程大學部甄選-教育基本#2770

【評論主題】相較而言,後現代主義最為看中下列何種教育訴求?(A)回到基本(back to the basics)(B)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C)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

【評論內容】empower是一種有權力者,將法定權與專家權等各種權力傳授給下屬的授權之道,也是一種個人增權的歷程。

【評論主題】13.根據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觀點,7 歲的兒童道德發展屬於:(A)無律道德 (B)他律道德 (C)自律道德 (D)價值觀念道德

【評論內容】

一、無律期:出生~4歲。

(一)此時幼兒的認知處於準備運思期,自我中心強,對任何規範均似懂非懂,故無法從道德觀點來評價幼兒行為。

(二)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屬「非道德行為」。

二、他律期:4歲~8歲。

(一)幼兒認為規則是萬能的,不變的,無法理解規則是由人創造的。

(二)幼兒總是以極端態度來評定行為的好壞,亦即不是好的,便是壞的。

(三)行為是根據行為後果的大小來決定,而非取決於主觀動機,如幫忙洗碗而打破碗和偷吃糖而打破碗的行為是「一樣壞」。

三、自律階段:8歲~12歲。

(一)兒童已能意識規則是人們所創造,可加以改變。

(二)對行為的判斷建立在行為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上,如偷吃糖打破碗和幫忙洗碗而打破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三)提出的懲罰意見與其所犯的錯誤更加貼切。

【評論主題】48 美國的心理學歷經了不同的發展,下列何者盛行於二十世紀前半,對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A)心理分析(B)知覺心理學(C)認知心理學(D)行為主義心理學

【評論內容】

認知論源於廿世紀初之哪一學派?(A) 行為科學(B) 人本心理學(C) 完形心理學(D) 發展心理學

(C)彰化師範大學 98 學年度教育學程大學部甄選-教育基本#2770

【評論主題】36 王老師撰寫有關學生創造力的研究計畫時,下列何者符合創造力的操作型定義?(A)能創新未曾有的事物(B)視為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C)解決問題的能力(D)在托倫斯(E. Torrance)創造思考力測

【評論內容】所謂「操作型定義」,是定義中包含有測量方法  強調確立事物特徵時所採納的流程、過程或測試與檢驗方式。

【評論主題】相較而言,後現代主義最為看中下列何種教育訴求?(A)回到基本(back to the basics)(B)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C)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

【評論內容】empower是一種有權力者,將法定權與專家權等各種權力傳授給下屬的授權之道,也是一種個人增權的歷程。

【評論主題】13.根據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觀點,7 歲的兒童道德發展屬於:(A)無律道德 (B)他律道德 (C)自律道德 (D)價值觀念道德

【評論內容】

一、無律期:出生~4歲。

(一)此時幼兒的認知處於準備運思期,自我中心強,對任何規範均似懂非懂,故無法從道德觀點來評價幼兒行為。

(二)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屬「非道德行為」。

二、他律期:4歲~8歲。

(一)幼兒認為規則是萬能的,不變的,無法理解規則是由人創造的。

(二)幼兒總是以極端態度來評定行為的好壞,亦即不是好的,便是壞的。

(三)行為是根據行為後果的大小來決定,而非取決於主觀動機,如幫忙洗碗而打破碗和偷吃糖而打破碗的行為是「一樣壞」。

三、自律階段:8歲~12歲。

(一)兒童已能意識規則是人們所創造,可加以改變。

(二)對行為的判斷建立在行為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上,如偷吃糖打破碗和幫忙洗碗而打破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三)提出的懲罰意見與其所犯的錯誤更加貼切。

【評論主題】50. Benson is nice to his brother. (以祈使句改寫此句)

【評論內容】我的眼睛是不是要去看醫生一下

【評論主題】二、中華職棒屢傳打假球事件,究其原因何在?又應如何杜絕?(25 分)

【評論內容】

1樓 庫里 是用於 內部一致性 (非對記錯)

如果你說的是評分者性度應該用於肯德爾和諧係數(3人評分)  績差相差(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