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88.〈橘頌〉在屈原作品中是放在下列何組歌中? (A)離騷(B)九章(C)九歌(D)天問

【評論內容】

《九章》

 《懷沙》,《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橘頌》和《悲迴風》。

《九歌》

 是一套祭祀神鬼的舞曲。它的原始材料,大部份是楚國民間的祭神歌曲,是南方各地流行的巫歌,再編成歌、樂、舞合一的祭祀鬼神的舞曲,極富浪漫色彩,是中國歌舞的雛形。內容包括《東皇太一》(尊貴的天神)、《雲中君》(雲神,一說為雷神[22])、《湘君》和《湘夫人》(愛神)、《大司命》和《少司命》(命神)、《東君》(日神)、《河伯》(河神)、《山鬼》(山妖)、《國殤》(哀悼戰士英勇陣亡的詩篇)、《禮魂》(歌劇的尾聲)。

【評論主題】1.魏忠賢仗著國君的寵愛,朝內大臣投鼠□□,造成明末的動亂。

【評論內容】

1、〈逍遙遊〉主張採取一個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

2、〈齊物論〉 說明人們應以「齊一的胸懷」對待社會上的知識觀念。3、〈養生主〉其篇名中就已表達了要論述的重點,就是我們這個現實的生命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哲學。

4、〈人間世〉是一篇社會寫實的文章,莊子以最冷靜的態度寫出了最現實的社會真相。5、〈德充符〉 描寫一般人的眼光中所見到的高境界之人物的特徵,及道家人物對自己內心境界的詮釋。6、〈大宗師〉是莊子內七篇中氣魄最大的一篇文章,是總合了莊子所有的觀念於一身的一篇完整之作。

7、〈應帝王〉 這是一篇發表「得道者對於政治事業的回應態度」之觀點

【評論主題】德國學者彼德生(Peter Petersen,1884~1952)教授創設何種實驗教育理論?(A) 道爾頓制(The Dalten Plan)(B) 耶拿制度(Jenaplan)(C) 夏山學校(Su

【評論內容】耶拿制度:指老式學制的改革。Petersen集中了「社區生活」的概念;學校根源於地方社區,而不是一個被隔绝的機關;父母是在建立這些鏈接的特别重要關鍵者。學校提供學生舒適和空間安排的Lebensraum (居住的空間),以便學生發現、學會刺激他們各自的發展水平在使其發現和務實學會成為可能。環境根據孩子的需要改變,包括那些與特別需要。如:在書桌或牆壁上的街道畫沒有看作為故意破壞;寧可作為「可能更加有生產力或創造性的表示的方法」。Jenaplan教育概念包括: 1.教學情況:提供學生透過自我發現學會他們的自治權;2.四個基礎教育形式:   a.交談(在圈子,即學校環境中)   b.戲劇(角色戲劇和即興創作)   c.工作(透過自學)   d.黨(建立社區感)  →使孩子能依他們自己的節奏性安排每週工作計畫。 3.學校提供被區分的材料和一個刺激的環境 →打破老師在前面,學生在後面的正式階層。 4.無標記的特徵

【評論主題】4.李綱(請立志以成中興疏):「昔范蠡說越王勾踐以『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與」字意為(A) 參與 (B)和 (C)通「舉」 (D)助也 。

【評論內容】能夠守成自己事業的人,上天會幫助他;能夠安定國家危亂的人,眾人會幫助他;能夠節用財物的人,大地會提供他豐富的物資

【評論主題】13.就教材取捨的角度來看,下列那一種哲學派典較傾向於教材重視感官訓練的思考?(A)理性主義 (B)經驗主義 (C)實用主義 (D)理想主義

【評論內容】理性是形式訓練說...訓練官能〈腦〉 經驗是感官訓練...訓練感官〈外〉

【評論主題】1.駢文特色,下列何者不正確?(A)聲律諧和(B)用典繁多(C)樸實無華(D)講求對偶。

【評論內容】駢體文為非韻文...故不必講求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