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未起大厝,先起護龍。」這句臺灣諺語意謂:
(A) 批評人不從大處著手,只從小處著眼  
(B) 指人說話顛倒是非  
(C) 預算不足,可先做一部分即  
(D) 做事要有彈性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157
統計:A(491),B(51),C(38),D(25),E(0)

用户評論

【用戶】Han Y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 比喻人做事本末倒置未起大厝,先起護龍.(註:起,建造的意思.)依建築慣例,要先蓋[大厝],再造[護龍],這句俗語是在比喻做事的原則,應該先從大處著手,依序推進,如果捨本逐末,僅在小處著眼,則不倫不類,也往往事半功倍,甚至徒勞無功。摘自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214000014KK19785

【用戶】敏敏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未起大厝,先起護龍做事情不可本末倒置,如果不照規矩準則,不僅違背常規,往往事倍功半,徒勞無功。-------------------------源由:台灣早期「起厝(khí chhù)(即蓋房子)」,不論三合院或四合院,都在房屋的中央蓋「大廳(toa nthian)」,也稱為「正廳」,是民間供奉神明祖先神位的地方,也做接待客人的「客廳」,寢居生活則設在兩側的「護龍(ho nlêng)」廂房,廚房、飯廳、豬舍、雞舍等則在護龍之外。蓋這種傳統房子很注重尊卑順序,先蓋大廳再蓋護龍,而且大廳的高度要比護龍高,以表示長幼有序。「未起大廳(boen khí toa thian)先起護龍(seng khí ho nlêng)」,這句話是用來告訴世人做事情不可本末倒置,如果不照規矩準則,不僅違背常規,往往事倍功半,徒勞無功。參考資料:http://www.khvs.tc.edu.tw/page/9/taiwan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