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2975
統計:A(6),B(7),C(77),D(612),E(0)

用户評論

【用戶】羅萊特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  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用於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總體),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對於這些問題)除了問,將怎麽解決呢?   韓愈的《師說》著重從“師”的角度,強調“師”的重要性;  本篇《問說》則著重從“問”的角度,強調“問”的重要性,主張“學必好問”。  有時候看不懂或不太理解古文在說些什麼的時候,不妨試著從作者的標題找提示唷!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38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光武知嚴光之不能屈,而不繩以君臣之法;獻子有友五人,皆無獻子之家。故士之自 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抱傑出之才,逢破格之賞識,而即欲順從求悅者,是不以道義自處, 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劉開〈知己說〉)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朋友的交往,需要考慮對方的身分地位 (B)士人對自己期許甚高,所以對自己的言行也特別謹慎 (C)因為孟獻子是貴族,所以他的五位朋友都爭相與他交往 (D)漢光武帝不以刑法制裁嚴光,是因為知道嚴光是可造之材 (E)士人若自待愈重,即便逢破格之賞識,亦不刻意取悅順從 

【用戶】已上榜感謝阿法院小錄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捨問,其奚決焉?不學習就不能提出疑問,不發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發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用於實際的地方,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總體),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對於這些問題除了發問,將怎麼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