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不具備生態保護意識?
(A)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B)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鸇也
(C)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
(D)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7424
統計:A(10),B(324),C(38),D(86),E(0)

用户評論

【用戶】Little Fa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n

【用戶】louise

【年級】

【評論內容】(B)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意思是水獺想捉魚吃,結果將魚趕到深淵;鷂鷹想捉麻雀吃,結果把麻雀趕到叢林中。意思是人民之所以人心思離,背離此地,乃是因爲人民所嚮往者在他方,而其所厭惡畏懼者在此方。指執政失當,不得民心。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

【用戶】a178885886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我想2樓大大您誤會題旨的意思囉↓『9.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不具備生態保護意識? (A)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B)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鸇也 (C)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 (D)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A、C、D皆具有生態保護意識,唯B無。D看前句即可(後句相仿~),把魚捕完而明年就無魚可補,反義就是強調要有生態保護意識,不然明年即無魚可吃!因此,不能直接直譯其意,本選項需從反向思考其意,方為正解!也就是負負得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