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閱讀下面唐朝張九齡《感遇》詩:「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過,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對這首唐詩文句的解說,錯誤的是哪一項?
(A)詩的一、二句說江南的丹橘四季常青,三、四句緊承一、二句深入一層指出它四季常青的根本原因是它有耐寒的本性。
(B)前四句借贊頌丹橘常青、耐寒,表明作者自己的堅貞的品德。
(C)五、六句說丹橘本來可以獻給尊貴的客人,但卻被阻隔在很遠的地方。七、八句說福禍的循環往復找不出規律。這樣的厄運只有「我」才遭遇到。最後兩句說人們只知道種植桃李,丹橘難道就沒有樹蔭供人們乘涼嗎?
(D)後面六句與前面四句不同,它重在述說作者自己對遭受排擠,不得信任,重用的不平。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37975
統計:A(12),B(6),C(85),D(38),E(0)

用户評論

【用戶】Howard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這是唐‧張九齡之《感遇二首(其二)》。 本詩是借歌頌丹橘,表達作者遭受排擠的憤懣心情和堅貞不屈的節操。全詩托物言志,婉而多諷,含蓄深沈,極爲感人。 【譯文】 江南一帶生長的丹橘,經過寒冬還綠葉蔥蔥。這難道是因爲地氣曖和?原來橘樹自有耐寒的本性。款待親朋當用丹橘,怎奈有千山萬水阻隔著。命運難測只能聽其自然,如同四季變更不能追尋。世人都愛桃樹李樹,難道橘樹不也是綠意蔥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