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劉義慶《世說新語》講述了華歆與王朗的故事:「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華歆多變,性格前後不同
(B)「寧可以急相棄邪」,「寧」之字意為「豈」
(C)「歆輒難之」是因船身太小,難以三人同坐
(D)「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其「優劣」乃是王優於華

參考答案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A)華歆多變,性格前後不同→華歆處事★★...

【用戶】R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7 年 - 107 初等考試_各類科: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67392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 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耶?」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 劣。(《世說新語.德行》)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華歆不輕諾,前倨後恭(B)王輕諾寡信,為德不卒(C)王見義勇為,善始善終(D)華遇難救人,始終如一華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他們的船,華歆馬上對這一要求表示為難。王朗說:好在船還寬,為何不行呢?後來強盜追來了,王朗就想甩掉那個搭船人。華歆說:我當初猶豫,就是為的這一點。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為情況緊迫就拋棄他呢?便仍舊照一開始說的帶著他與幫他。世人就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優劣。

【用戶】品妤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歆ㄒㄧㄣ輒ㄓㄜˊ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