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譬喻」是極為常見的修辭手法。然下列詞語的運用,何者不含「譬喻」的成分?
(A) 蚍蜉撼樹
(B) 抱薪救火
(C) 枵腹從公
(D) 藍田生玉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73214
統計:A(7),B(21),C(53),D(14),E(0)

用户評論

【用戶】iring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蚍蜉(ㄆㄧˊ ㄈㄨˊ)撼樹:指大螞蟻妄圖以自我之力去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枵(ㄒ|ㄠ)腹從公: 餓著肚子辦理公務。形容不顧己身,勤於公事。  (沒有使用譬喻法)藍田生玉:比喻名門出俊秀子弟。

【用戶】Kuan Yun Tse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D) 藍田生玉 【原文】恪(1)少有才名,發藻(2)岐嶷(3),辯論應機(4),莫與為對。權(5)見而奇之,謂瑾(6)曰:「藍田(7)生玉,真不虛也。」晉・虞溥《江表傳》(據《三國志・卷六三・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諸葛恪》裴松之注引)【註解】(1)恪:音客,指三國時代吳國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從小因聰明而聞名,深受孫權器重。(2)發藻:顯示文采。(3)岐嶷:音其逆,形容幼年聰慧。(4)應機:隨機應變。(5)權:指三國時吳國孫權,他占領江東,與漢、魏對峙,形成三分天下。後建立吳國,世稱吳大帝。(6)瑾:吳國大臣諸葛瑾,字子瑜,諸葛亮的哥哥,孫權的主要謀士之一。(7)藍田:山名,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據傳此山出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