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閱讀下列甲、乙、丙詩,回答問題:(甲)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儔書斬畫師。(崔國輔〈王昭君〉)(乙)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李白〈王昭君〉)(丙)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王安石〈明妃曲〉)關於三段以「昭君和番」為背景的詩歌,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三詩均提到了漢明妃出塞和親的關鍵原因
(B)三詩作者皆譴責毛延壽,對王昭君寄予同情
(C)三詩皆以「月」為思鄉象徵,抒發昭君之憾
(D)「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以陳皇后阿嬌與王嬙對比,表達不遇之情。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98467
統計:A(208),B(92),C(64),D(113),E(0)

用户評論

【用戶】tytywi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丙)翻譯:當初王昭君要離開漢宮出嫁匈奴的時候,眼淚流濕了美麗的臉龐,鬢角下垂。王昭君徘徊留戀,顧影自憐且面容慘淡,還能夠使君王不能自持禁不住動心。君王回宮后責怪畫畫的人,這么漂亮的人一生能看到幾個。其實像王昭君這樣的絕代佳人其美妙意態是畫不出的,當年君王白白錯殺了畫師毛延壽。王昭君離開漢朝領土后就知道自己不能回來了,可憐她始終穿著漢朝宮女的服飾。王昭君寫信詢問漢朝的事,可惜都無回音,每年只有大雁南來北往地飛。親人從遙遠的家里給她傳來消息:你要在匈奴城市里好好生活,不要惦記故鄉;你沒看到嗎?當年受盡寵幸的陳皇后現在就被幽閉在離君王一點點遠的冷宮長門宮里,人生要是遇到了失意的時候,是不分地點的。

【用戶】廖惠卿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甲) 崔國輔(A.D.678-755)有作品二首,皆以「妾」字來指稱「王昭君」,此首詩歌感慨漢使節送走了昭君後,便只剩昭君獨處於異鄉之地,遠處的漢宮樓臺,早已渺茫不可見,僅有眼前的秋草雜亂叢生。後一首崔國甫的作品與第四首上官儀作品,同以「望月」提出思鄉的內涵,因這個意象所呈現的明月千里,恰是表現遙寄相思的感受。尤其,崔國輔詩作後面的「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正是作者代昭君之筆,對畫師表現出強烈不滿的詩句。多採以「象徵」與「譬喻」的方式,描寫已嫁入「胡地」的昭君。(乙) 李白的詩作,內容不乏從地理環境、史實人物與女子的心情來加以陳述昭君的處境,可謂是五七雜言體的長篇敘事詩。伯二七四八連句的內容,既敘述歷史事件又表達情感的愁苦,以呈現昭君所面臨的情景與內心惆悵的心境。李白作品的句型則為「五五五五七七七七七七」,短暫描寫「昭君」一生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