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朱子語錄」喻為學方法:「學者做工夫,當忘寢食做一上,使得些入處,自後方滋味接續。浮浮沉沉,半上落下,不濟得事。」下列相關為學的論述,何者最能與之呼應?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C)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D)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22562
統計:A(668),B(129),C(3068),D(38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昧-誤用說明、專心致志必可成功

用户評論

【用戶】小蜜蜂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學習一項技能,理應努力不斷地研習到一個階段才歇止,待融會貫通深入瞭解、明白箇中精髓後,再尋求更深的層面。反之,若是不求甚解,似懂非懂,一下子好像懂了,另一會兒又不懂了,上上下下地,這樣一般是學習不到知識的。」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國學詞語總彙【朱子語錄】【朱子語類】【浮沉】【半上落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涅】【茅塞】【一傅眾咻】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32 《孟子.盡心》:「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下列選項合乎本文意旨 的是: (A)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B)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6 年 - 106年身障特考五等-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61347答案:B難度:適中2「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這一段文字的意思 是比喻: (A)為學不可間斷 (B)為學須重條理 (C)做事必須用心 (D)做事要有操守專技◆國文- 96 年 - 096年民航調查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52280答案:A難度:簡單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 塞子之心矣。」《孟...

【用戶】舜子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學習樂在其中(B) 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裏,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 起變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裏,得到健康成長。環境的重要性(C) 常常行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隔一段時間不去走,茅草就又會把它塞住了。言為善向學,須有恆心,不可閒斷 (D) 一個齊國人教他,眾多楚國人吵擾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而要他學會齊國話,也不可能。孟子以學習語言為喻,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