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教師在批閱論文題時,如果知道正在批改哪一位學生的試卷,可能無法避免何種效應?
(A)月暈效應(halo effect)
(B)溜滑梯效應(slide effect)
(C)遺留效應(carryover effect)
(D)文字操作效應(language mechanics effect)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56127
統計:A(4424),B(32),C(137),D(34),E(0)

用户評論

【用戶】lidaben2001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月暈效應(halo effect)---在閱卷時,若前面題目答得很完美,後面題目的分數也會跟著水漲船高。這種誤差反映出評定者具有以偏概全、過度類推的思考習慣。(B)溜滑梯效應(slide effect)---(slipperyslope;又譯作斜坡效應)是會導致極端的效應,就是一件事情發生後會產生同樣的事情,且會一再的發生,也可說是連鎖反應(C)遺留效應(carryover effect)---一份試卷的得分常常會影響到後一份試卷的得分。一份丙等的試卷若接在一份甲等試卷之後被評閱,可能被評為丁等,但若接在一份語無倫次的試卷之後,可能會被評為乙等。(D)文字操作效應(language mechanics effect)--- 當評分者在評比時,學童的字體好壞不應當,也不可以影響評分的結果,可是往往學童的字體越工整,評分者給分就越高。

【用戶】魅影埃及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教育評鑑可能產生的幾種效應文/蔡進雄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副教授2007.11 評鑑雙月刊第10期近幾年來,筆者有機會擔任校務評鑑委員,參與國民中小學的校務評鑑,發現在進行教育評鑑過程可能有幾種效應現象,因而影響評鑑的結果。這幾種效應分別是月暈效應(halo effect)、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校際間的遺留效應(school-to-school carryover effect)、包裝效應(decoration effect)、偽善或偽惡(faking good or faking bad)現象等,茲進一步闡述如下。月暈效應根據歐滄和所著的《教育測驗與評量》一書,月暈效應是指當評分者在判斷學生的某種特質時,會受到該學生的其他特質影響。例如,一個學生的學業成績高,教師...

【用戶】littlejenny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D) 文字操作效應:當評分者在評比時,學童的字體好壞不應當,也不可以影響評分的結果,可是往往學童的字體越工整,評分者給分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