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王安石〈傷仲永〉)
【題組】文中「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是指:
(A)仲永天生聰明,勝過一般有才能的人
(B)仲永的智力受到先天的限制,無法與有才能的人相比
(C)仲永自認為天生聰明,超越一般人
(D)仲永受到先天的啟迪,比一般人懂得通靈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7419
統計:A(615),B(38),C(30),D(26),E(0)

用户評論

【用戶】梁小涼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仲永的通曉穎悟,是來自天賦。如果他能接受後天人為的教育,才華會大大勝過一般的人才。最後卻淪為無知識的普通人,就是因為沒能受到應有的教育。方仲永稟承天賦,有如此好詩才。只因為沒有接受教育,尚且淪為普通的庸才。現今那些沒有天賦,本來就是普通的庸才,卻又不接受教育,難道還能成為普通的常人而已嗎?

【用戶】紫狐狸(佳薇)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受之天,即「受之於天」。受:稟受。於:介詞,比。天:天賦。意指資質聰穎是天生的。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這得天獨厚的資質,超過一般有才能的人。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金谿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江西金谿縣人方仲永,祖上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出生後五年,從來不曾見過紙墨筆硯這些文具,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文具。父母異,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秀材觀之。仲永的父親感到十分驚奇,從鄰近的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立即寫下詩四句,並寫好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作以奉養父母,敦睦親族作為主旨,傳給全鄉才學優秀的人觀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從此每次指著東西要讓他作詩,立即便能完成,這些詩的文采內容,全都值得觀賞。鄉人把仲永視為奇才,並遂用對待賓客的禮儀款待仲永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