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教師命題前應設計一個命題計畫,以便命題時能夠適度考量各單元教材內容及各教學目標的命題比例,此一命題計畫稱之為:
(A)常態分配表
(B)雙向細目表
(C)泰羅二氏預期表
(D)切截分數表。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79899
統計:A(205),B(14186),C(73),D(12),E(1)

用户評論

【用戶】郭詠銘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用意在增進內容效度

【用戶】P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何為常態分配表?何為泰羅二氏預期表?何為切截分數表?

【用戶】陳雅筑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亞泰二氏法Adelman &Taylor亞德爾Adelman與泰勒 Taylor認為假如學生有強烈學習的動機,學生當會表現出人預料之外的好,但假如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則學生學習將不能與其能力相稱。學生的行為問題常是由學習問題產生,引此激發學生的動機,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方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成功,當學生有較佳技巧時,才會參與高層次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動機有四個原則:  1.澄清與擴展學生的內在動機。  2.明確與公開的宣布實際且有價值的目標。  3.師生間增加對學習活動目標的共識。  4.對學習的進度情形與問題提供規律與系統化的回饋。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防止或減少行為問題的產生線上測驗: http://yamol.tw/note-%E4%BA%9E%E6%B3%B0%E4%BA%8C%E6%B0%8F%E6%B3%95%EF%BC%88Adelman+%EF%BC%86Taylor%EF%BC%89-17553.htm#ixzz3SSEfoiYs

【用戶】Ice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雙向細目表雙向細目表示測驗的架構藍圖它描述了一份測驗中所應該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也是命題的依據。它是以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