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孔子論政之言,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謂面對敵國,無論大小,都不能輕忽
(B)「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指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C)「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道德來引導人民,用禮制來齊一人民,人民都會知道羞恥而且趨向正道
(D)「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多用正人君子少用邪曲小人,則百姓心服口服;多用邪曲小人少用正人君子,則百姓口服心不服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44849
統計:A(67),B(55),C(1410),D(15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人名(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陳碧玲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

【用戶】吳愛倫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了解了,感恩喔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用政治領導人民,用刑罰來要求整飭人民,責民眾為苟免刑罰,乃服從政令,然非心服。刑罰稍弛,民則犯法,而不以為羞恥,是為無恥。以道德來教導人民,如有人民不從政令者,則以禮來整飭,人民就會以犯罪為恥,而且誠心來歸,擁護政府。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D)「舉直」是舉用正直的人,「錯諸枉」就是將他安置在邪曲的人上面。這是說判斷是非,支持正直的人,把他舉用出來;對邪曲的人,指出他的錯誤,不讓他在上位。換句話說,孔老夫子教哀公在任何時處判斷事情都要是非嚴明,觀念要很正確,身為國君,應該把正直的人抬舉起來,把政事交給他;不正直的人就是「枉」,枉曲的人要把他調開,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則「民服」。

【用戶】陳碧玲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言"君子不以寡小而慢也"。君子待人接物,虛心平等。所待之人,無論多數少數,也不論是大人物小人物,都不敢怠慢。此即泰而不驕(有才能而不驕溢)。(B)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裡指的.....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用戶】吳愛倫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了解了,感恩喔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用政治領導人民,用刑罰來要求整飭人民,責民眾為苟免刑罰,乃服從政令,然非心服。刑罰稍弛,民則犯法,而不以為羞恥,是為無恥。以道德來教導人民,如有人民不從政令者,則以禮來整飭,人民就會以犯罪為恥,而且誠心來歸,擁護政府。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D)「舉直」是舉用正直的人,「錯諸枉」就是將他安置在邪曲的人上面。這是說判斷是非,支持正直的人,把他舉用出來;對邪曲的人,指出他的錯誤,不讓他在上位。換句話說,孔老夫子教哀公在任何時處判斷事情都要是非嚴明,觀念要很正確,身為國君,應該把正直的人抬舉起來,把政事交給他;不正直的人就是「枉」,枉曲的人要把他調開,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則「民服」。

【用戶】陳碧玲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言"君子不以寡小而慢也"。君子待人接物,虛心平等。所待之人,無論多數少數,也不論是大人物小人物,都不敢怠慢。此即泰而不驕(有才能而不驕溢)。(B)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裡指的.....看完整詳解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用政治領導人民,用刑罰來要求整飭人民,責民眾為苟免刑罰,乃服從政令,然非心服。刑罰稍弛,民則犯法,而不以為羞恥,是為無恥。以道德來教導人民,如有人民不從政令者,則以禮來整飭,人民就會以犯罪為恥,而且誠心來歸,擁護政府。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D)「舉直」是舉用正直的人,「錯諸枉」就是將他安置在邪曲的人上面。這是說判斷是非,支持正直的人,把他舉用出來;對邪曲的人,指出他的錯誤,不讓他在上位。換句話說,孔老夫子教哀公在任何時處判斷事情都要是非嚴明,觀念要很正確,身為國君,應該把正直的人抬舉起來,把政事交給他;不正直的人就是「枉」,枉曲的人要把他調開,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則「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