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至 15 題每題 3 分
11.徐先生教我們「韓柳文」,一個學期好像只講了「平淮西碑」和「柳州羅池廟碑」兩篇,反反覆 覆解說文章的結構技巧和用字,材料雖少,涵蓋卻多樣而廣博。中年以後我對古文有了進一步的   了解, 越能把握其神髓,有時還想以白話語體的基礎聲調來學習古文的質理,我所有的思惟和實 踐都以課堂內外的承襲為準,曾幾何時已經演變為我個人文學理念中不可轉移的信仰和技巧。一 九七四年徐先生讀完我的「傳統的與現代的」批評文集後,曾來信對我文字的「精潔」表示驚異, 稱讚了一番。其實我們若是想把白話文寫好,模仿白話文大師的文體是不夠的,必須從古文中深入 體會;而我最初窺見古文的藝術堂奧,正是他當年講授韓愈兩篇古文的啟發。(節錄自楊牧〈敬悼 徐復觀先生〉)閱讀此段文意,下列敘述何者最為妥切?
(A)白話文發展受到韓愈文章的影響,這個看法乃徐復觀個人的獨得之見,作者甚表推崇
(B)作者特別標舉韓愈兩篇古文,言外之意認為若熟讀「平淮西碑」和「柳州羅池廟碑」,是學好白話文的不二法門
(C)作者認為自己的白話文寫作頗有得力於古文之處,且對於徐氏當年的教誨,深懷感念之情
(D)文中暗諷若干白話文大師的古文造詣不佳,故影響力有限,未能蔚為時代風潮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42857
統計:A(3),B(4),C(18),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