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俺 曾 見 金 陵 玉 殿 鶯 啼 曉 , 秦 淮 水 榭 花 開 早 , 誰 知 道 容 易 冰 消 ! 眼 看 他 起 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風流覺,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 舊境丟難掉, 不信這輿圖換稿! 謅一套〈哀江南〉, 放悲聲唱到老。(孔尚任《桃花扇‧ 餘韻‧ 哀江南》)
【題組】關於上文的主旨, 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誓圖光復山河
(B)天道循環, 無往不復, 不必悲傷痛哭
(C)作舊地之遊, 悔風流之事, 興奮勵之志
(D)話興衰之感, 抒亡國之痛, 訴故國之思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2667
統計:A(5),B(38),C(16),D(316),E(0)

用户評論

【用戶】1000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語譯:我曾見到金陵精緻華麗的宮殿清曉時黃鶯鳥的啼唱,秦淮臨水的樓臺旁早開的花朵,但誰知道就這麼容易崩散潰敗!我親眼看著他建起朱紅色的高樓,親眼看見他在朱樓裡面宴請賓客,也親眼看見他的高樓垮塌了。在這佈滿青苔瓦堆上,我曾經自在快活的玩樂休憩,也將這五十年來的興衰看盡。那烏衣巷的人家不姓王,莫愁湖上的鬼夜夜啼哭,鳳凰早已杳然,鳳凰臺上棲息著梟鳥。殘破的山河只有在夢境之中才感到最真切的,奈何舊時情境卻難以拋卻,不相信這山河疆域會變了模樣!編造一套〈哀江南〉曲辭,用愴然悲涼的歌聲高吭到老!

【用戶】AL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清‧孔尚任《桃花扇》續四十齣〈餘韻〉讀懂名句我曾看過金陵的宮殿中,黃鶯拂曉啼叫,秦淮河的臨水樓台旁,花朵在早晨綻開,誰知道像冰塊一般容易融化消失。眼看著金陵城中蓋起彩繪華麗的紅漆閣樓,眼看著城中的居民宴請賓客,生活優裕,眼看著金陵城中的高樓因戰火而倒塌。只剩下這些布滿青色苔蘚的斷垣殘瓦。我曾在此自在快活的玩樂休憩,看透了五十年的興盛衰亡。那烏衣巷中早已不再是王姓的居民,莫愁湖晚上會傳來鬼魂的哭聲,鳳凰台棲息的不是鳳凰,而是鴟梟一類的惡鳥。山河殘破不是夢,是最真切的現實,舊時情境難以拋卻,不願相信這地圖已經換了模樣。不如學庾信作〈哀江南〉表現對故國的思念,編造一套傳奇劇曲,可以盡情放聲歌唱,發洩心中的悲傷,一直到老。劇曲故事《桃花扇》是清代傳奇的代表作品,共四十四齣,寫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題詩宮扇賭秦淮名妓李香君,二人相戀。阮大鋮欲結交侯方域,遭到香君的怒斥,李自成攻陷北京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迎立福王,迫害復社文人,並欲嫁香君為田仰之妾,香君不從,以頭撞地,血染方域所贈宮扇,有如桃花點點,清軍攻陷南京後,香君與方域在棲霞山白雲庵相遇,一同撕破桃花扇出家。名句故事《桃花扇》通過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描寫了南明滅亡的歷史悲劇,反映出作者對南明覆亡的興亡之恨。名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出自〈餘韻〉一齣的曲子〈離亭宴帶歇指煞〉,談的是李香君的教曲師傅蘇崑生最後做了樵子,侯方域的好友、說書人柳敬亭做了漁夫,兩人飲酒閒談,各唱一套曲抒發亡國之痛。這支曲就是蘇崑生所唱〈哀江南〉散套中的一曲,前半段「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到「鳳凰台棲梟鳥」,透露出面對歷史興衰的無常之感。而結尾的「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痛悼南明滅亡,抒發亡國悲苦之情,這也是全曲的主旨。新說名句名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讌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是這首曲子中最著名的句子,每當憑眺昔日遺蹟時,許多作家都會引用這句話來表達當年的帝王卿相、英雄美人,而今安在?過去的繁華空餘斷井頹垣!如著名的言情小說家瓊瑤女士就在《一簾幽夢》中改名句為「不見他起高樓,不見他宴賓客,卻見他樓塌了」及「可憐他起高樓,可憐他宴賓客,可憐他樓了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