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劉基《郁離子‧良桐》:「工之僑得良桐焉,斲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其中「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一段,為了行文精簡,句中省略了所有主語。請判斷省略的主語依序應是?
(A)工之僑、太常、國工、太常
(B)工之僑、太常、工之僑、國工
(C)國工、太常、工之僑、太常
(D)國工、太常、國工、工之僑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73261
統計:A(987),B(165),C(97),D(8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法、子魚論戰、判斷句

用户評論

【用戶】Neuneu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原文:工之僑(1)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2)。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3)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4),不知其所終。(1)工之僑:作者虛構的人物。(2)太常:掌管朝廷祭祀,禮樂的官署。(3)斷紋:裂紋。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五百年不斷,愈久則斷愈多。」(4)宕冥之山:作者虛構的山名。

【用戶】Neuneu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譯文:工之僑得到一塊質地優良的桐木,經過砍、削,製成了一張琴。配上琴弦一演奏,音調如黃鐘玉磬合奏那般動聽,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音質最美的琴了,於是就把琴獻給了太常。太常寺派了一位技藝高超的樂師來鑑定,這位樂師仔細察看後報告太常說:「那不是一張古琴。」太常聽後就把琴退還了工之僑。工之僑帶著那張琴回到家,就和漆匠商量了一番,請他在琴身上漆出了斷裂的花紋;又和刻字工商討,讓他在琴體上刻上古奧的款識;然後把琴裝在匣子裡,埋到地下。一年以後,他把琴取出來,拿到市場上去。一位有錢有勢的貴人經遇這個市場,用百金的重價買走,隨後獻給了太常寺。太常寺的樂工互相傳看,都讚不絕口地說:「這張琴真是一件稀世的珍品啊!」工之僑聽說後,感慨地說:「這樣的世道太可悲了。難道這只是一張琴的命運嗎?已經是沒有一件事不是這樣的了!我如果不早作準備,將會和這個腐敗的社會同歸於盡了。」於是他們離開住地,逃離到宕冥山,人們都不知道他的結局到底怎樣了。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斲】 ㄓㄨㄛˊ [名] 斧頭。[動] 砍、削木。雕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