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下列何者是 (curriculum re-conceptualization)的主張?
(A)課程指的是學習的內容
(B)課程應是個動態的歷程
(C)課程設計是以幼兒發展為主要基礎
(D)課程由師生事先共同規劃並依循進行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1848
統計:A(56),B(1424),C(50),D(364),E(0)

用户評論

【用戶】u8915016_1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Piner的「再概念化學派」,是對傳統泰勒模式的批評所形成的。此派學者要求重新思考、反省與解釋課程的內涵,賦予課程新的概念,對於課程理論的主要影響是在「潛在課程」方面。 功能在於:彌補科學化的不足、提醒或揭露一些課程中原本沒有被發現或是被忽略的重要部份、留意避免不良的潛在課程。e.x.以前的課本都有「男主外,女主內」的不良「潛在課程」。再概念化就是重新思考、解釋這個現象,而不是單純設定目標後並且執行(泰勒模式)。

【用戶】u8915016_1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currere(課程)是源自拉丁文不定詞動詞,意謂"跑在跑道上",課程是動詞,是一個活動,對Piner來說是一種內在旅程。

【用戶】Snail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再概念化學派—潛在課程理論基本主張要求重新思考、反省、解釋課程的內涵,跳脫科學化理論的技術模式,賦予課程新的概念。主張從哲學與社會學角度,思考課程與政治、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探討整個大社會結構對課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師生對意義的創造。尤其強調潛在課程的探討。潛在課程潛在課程是學生在學習環境中(包括物質、社會和文化體系)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畫的價值觀念、規範、態度。其可從學校教育脈絡、整個學校運作過程、及其意圖來瞭解。潛在課程幾乎包括學校教育整個過程,舉凡儀式、典禮、規則、師生互動、教科書,無所不在。因此研究者往往要深入教育現場進行實地研究,才能瞭解學生與環境的互動方式以及學生自行建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