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小華代表班上參加大隊接力比賽,卻因不慎掉棒,導致班上名次從領先變成落後,賽後檢討有人歸咎於他身體協調能力不佳;小華因此認為自己的運動細胞很差,不適合參加運動競賽。依上所述判斷,較適合以下列那一位學者的理論來說明?
(A)米德的「概括化他人」
(B)顧里的「鏡中自我」
(C)佛洛依德的「超我」
(D)艾瑞克森的「自我混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51007
統計:A(386),B(1164),C(13),D(22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概括化他人,鏡中自我,超我

用户評論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概括化他人:由他人觀點概括化(改變)自己的行為(社會角色)以迎合 /行動改變不想別人有異色眼光 即使不願意也不得不去改變鏡中自我:因他人觀點 反思(認為)自己的行為(社會角色)有無不妥 /心理認為別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樣呢?(ps:唐太宗三鏡中的人鏡 魏徵也許就好區別了)

【用戶】上榜!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鏡中自我需藉著與他人互動,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樣子,由他人對我們的態度與反應,形成對自己的感覺與反應,整體較主觀。概括化他人指的是社會角色與社會期望的產物,我們會從他人普遍的觀點反思自己的行為,選擇做出認為正確的事情,如遵守排隊秩序,不插隊。

【用戶】christopher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5. 年幼的大熊常和同伴玩「123‧木頭人」遊戲,並藉此學習和同儕的互動,猜拳輸的他必須當鬼抓人, 大熊心裡即使不太願意,但他也會要求自己遵守遊戲規則。上述大熊的表現,若根據米德(G. H. Mead) 的社會化三階段來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處於模仿階段,學習扮演遊戲中各個角色的外在行為 (B)處於嬉戲階段,透過同儕間遊戲,尋求重要他人認可 (C)處於團體遊戲階段,受概化他人影響而扮演團體角色 (D)處於主我支配客我的階段,需從互動中獲得自我肯定 初等/五等/佐級◆公民- 107 年 - 107 鐵路佐級 -公民#69462答案:C 

【用戶】windaji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概括化他人---概括他人的看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鏡中我---從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而認定自己是甚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