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此文的主旨是:
(A) 君子獨處時,應謹慎自持
(B) 率性者不必受禮法之左右束縛
(C) 君子皆是天意所命之人,不可違背之
(D) 君子對沒看到、聽到的事物,須努力追求,唯恐不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3034
統計:A(4012),B(65),C(112),D(569),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文書處理手冊、公文

用户評論

【用戶】Chun Jen W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翻譯︰天的變化的趨勢稱為本性,遵循著本性而運行活動就稱為遵循了道路,修養著自身的道路就稱為教育。凡是道路,都不可有片刻的離開;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道路了。所以君子在別人所看不見的地方,也要謹慎敬戒的,在不被聽到的時候,也要恐懼害怕的。沒有比幽暗之中更為顯著的了,沒有比細微之處更為明顯的了;因此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謹慎啊。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上天所賦予人的本質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著本性以做人處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來修正過與不及的差別現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於正道,這稱之為教化。這個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夠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正道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謹慎。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更是恐懼害怕。最隱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發現的處所,最微細的事物,也是最容易顯露的,因此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特別謹慎。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所賦予人的氣稟叫做本性,遵循本性去處世做事叫做正道,修明循乎本性的正道,使一切事物都能合於正道,就叫做教化。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個正道,是人們不能片刻離開的,如可以離開那就不是正道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所以君子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要警戒謹慎,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要恐懼護持。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知道,最隱暗得看不見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發現的。最微細得看不見的事物也是最容易顯露的。因此,君子要特別謹慎一個人獨居的時候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動的時候,心是平靜的,無...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8.每個字造字之初的意義叫本義,由本義延伸推展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下列選項中的「道」字,用本義而不用引申義的是那一個? (A)君子樂得其道(《禮記‧樂記》) (B)道雖邇,不行不至(《荀子‧修身》) (C)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禮記‧中庸》) (D)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論語‧子張》)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1 年 - 101年 調查五等 國文(含公文格式用語)#9284答案:B 難度:適中複選題38 「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下列文句可反映本文意旨的是: (A)君子慎其獨 (B)君子不愧屋漏 (C)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