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史例與《孫子.謀攻》原文之配對,最能相呼應的選項是:
(A)清康熙皇帝云:「修築萬里長城,究屬無用,我朝施恩於蒙古,使之防備於朔方,較築長城,尤為堅固也」於是定牧、分治、聯婚、宗教,化敵為友,除去邊患/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B)韓信能知項羽,也能知劉邦;諸葛亮能知曹操、孫權,也知劉備。二人輔佐君主,為國家開創基業,成為君臣相得之顯例/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C)中日甲午戰爭,清廷輕視日本,以為不過蠻夷倭寇;又忽視軍備,輕率地在朝鮮應戰,終致敗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D)田單離間燕惠王與樂毅,使騎劫取代樂毅,田單以即墨、莒二城為據點,以火牛陣逐步收復失土,使齊國轉危為安,免於滅亡之境/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0),B(2),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