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賦」的知識,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漢賦的特質多為鋪采摛文,篇幅長
(B)魏晉小賦多有作者個人情思於其中
(C)南北朝的俳賦唯美浪漫,但不注重駢儷等格律要求
(D)唐宋的文賦除了注意音韻、對偶外,多有作者對生命的省思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78697
統計:A(513),B(486),C(6682),D(899),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賦

用户評論

【用戶】林心樺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1漢代的賦典型的漢賦是宮廷文學,其內容多爲天子歌功頌德,描寫國家的富强,宮室苑囿的宏麗,水陸物産的豐饒,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漢賦寫得較長,氣勢開闊,辭藻華麗,描寫不厭其細而又極度誇張。雖然富麗堂皇,但形式呆板,很少文學韵味,加上堆砌詞藻,艱澀難懂,不易引起讀者興味。這種文學樣式流行于兩漢400年,其中著名作者有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等。2魏晋南北朝的駢賦魏晋以後,漢賦逐漸演化成體制較小的駢賦(也叫俳賦),講求對仗,詞語華美,抒情成分增多,文學氣息濃厚起來魏晋南北朝時代寫賦的人較多,著名的有曹植、王粲、陸機、左思、謝靈運、鮑照、庾信、江淹、徐陵等作家。3唐宋時代的律賦唐宋時代科舉考試要求作賦...

【用戶】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二、俳賦的文體特徵(一)對偶精工對偶齊整是俳賦最基本的文體特點。俳賦與古賦相比,在於它將先秦兩漢以來人們對語句工整的講究集中起來,形成為一種自覺的文體樣式。其次,從文章創作和欣賞的心理來說,往往要運用想像。想像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連類取譬」。這種聯想又分為接近聯想和對比聯想,所謂接近聯想是由同一事物推向類似事物,對比聯想則是由一件事物推想到它的反面,這兩類聯想也就是對偶中所說的正對與反對。所以說對偶的產生是由諸多的因素構成的。(二)用典繁巧用典繁巧是六朝俳賦的另一大特點。從美學上來說,用典用得好可以達到這樣幾個效果;首先它可以使文字精煉,用極短的成語典故表達豐富的含義,可以省去許多冗贅的話,...

【用戶】BecK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簡單來說南北朝的俳賦詞語華麗,講究對仗、平仄,文學氣息濃厚,格律亦有相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