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31題。己卯上元,予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蘇軾書上元夜遊)31.文中的「予」所體會的人生哲理,與下列那一篇文章相近?
(A)黃州快哉亭記
(B)遊褒禪山記
(C)醉翁亭記
(D)岳陽樓記。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
統計:A(21),B(1),C(4),D(0),E(0)

用户評論

【用戶】Penny H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題幹:  《書上元夜遊》寫於貶海南的第二年。這時,蘇軾更加恬然自適、隨運乘化了。文中寫他與老書生數人於元宵夜出遊的情景,他們「步西城,入僧舍,歷小巷,又觀看了「民夷雜糅,屠沽紛然」的夜市,遊興極高,完全忘懷了官場的得失,直到三更天方回家,家中人已鼾然熟睡。於是,蘇軾 「放杖而笑」,問「孰為得失」。意謂雖然失去了在朝為官的安樂,卻贏來了在荒僻之地「與民同樂」的愉快。故而自笑過去來海南的自悲,亦嘲笑韓愈的不能忘懷得失,在淺水中釣不到大魚,卻勸人到深水中去釣大魚,實際上,「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借釣魚之事批評韓愈不能忘懷得失的名利之心,其實是勉勵自己要放曠超脫,防止一切利名之心來干擾的意思。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