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在夢遊中所為的動作不會被評價成犯罪,因為整個事實中欠缺了那個犯罪成立要件?
(A)違法性
(B)責任能力
(C)刑法上的行為
(D)因果關係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00586
統計:A(254),B(1552),C(2872),D(104),E(0)

用户評論

【用戶】蔡明憲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刑事責任的歸屬以行為為前提。[4]有認為具刑法意義的行為係有人格表現的行為,即「心理/精神現象」的行為;亦有認為具刑法意義的行為係出於意思所主宰支配的人類行止,內在要素必須有意思支配的可能性,外在要素則須具備社會重要性的身體行止。單純的反射動作、睡夢中的反應、絕對強制下的行為、因病抽搐之動作等皆非刑法上之行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7%82%BA

【用戶】simian019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複習責任能力意義:對於違反行為,在法律上能負責任之能力意義:判斷標準:1.以意思能力為基礎。2.以行為時有無識別能力判斷。法律效果:1.侵權行為能力:(1)§184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2)有識別能力:與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3)無識別能力: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2.債務不履行:依識別能力判斷。

【用戶】simian019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上面是民法喔~民法裡的責任能力拿來前面幾樓刑法責任能力比較的順便複習~

【用戶】Hui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因果行為理論/自然行為論:由行為人之意思決定引起(發動、驅動)之身體動作運動或不運動刑法上之行為:行為就是由意思決定所支配身體動作之運作或不運作。意思決定來自於動機過程與認知計畫過程,屬於意思決定過程之一部分,因此,要瞭解刑法上之行為概念必須將觀察的視野延伸到動機過程與認知過程。不被認為是刑法上的行為1.反射動作 (1)它不是產生於「想要做某事」之動機過程 (2)因為只啟動了感覺神經,某一刺激只會觸發某一特定反應,沒有運用處理資訊之知覺,而無法被認為產生於認知過程之身體動作2.睡夢中的反應3.絕對強制下的行為4.因病抽搐之動作最後,必須注意的是,動機過程之「想要做或不想要做某事」之「某想要或不想要」是具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