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廿世紀是一個倉皇的世紀,戰爭、貧窮、流離失所是那個世紀的最深刻的胎記。我們在戰爭中消滅同胞凌虐同胞,在貧窮中推擠同胞踐踏同胞,在流離失所中踩掉了別人的鞋子也來不及舔自己的傷口-我們自己還痛著,哪裡有心情去多看身邊的人一眼。但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離開戰爭的結束也七十年了,新一代人在前人血汗交織所種下的樹蔭中長大,現在是溫柔傾聽的時刻了。我們所欠的生命,賠不了。我們所欠的青春,回不來。可是,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尊嚴,我們欠他一個真誠的傾聽吧?二十一世紀的香港、臺灣、中國大陸,應該開啟一個大傾聽的時代,傾聽自己身邊的人,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我們不喜歡不贊成的人,傾聽前面一個時代殘酷湮滅的記憶。傾聽,是建立新的文明價值的第一個起點。根據以上文字的內容,作者的主張是:
(A)戰爭的痛苦必須遺忘,戰爭的記憶值得傾聽
(B)犧牲的生命回不來,只有傾聽可以帶來尊嚴
(C)流離失所者不具備傾聽的能力,記憶也終結
(D)以溫柔與理性傾聽異見,建立新世紀的文明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39706
統計:A(43),B(55),C(11),D(57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