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漢代劉向《說苑‧善說》所載的〈越人歌〉有二種:一是「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踰滲惿隨河湖」;二是「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清代黃叔璥〈半線社聚飲歌〉也有二種:一是「真角夫甲文南,支備辰呵打,密林嗎流呵嚎,保務務其阿肖萬什呵嚎。」二是「捕得鹿,收得米,做下酒,社眾齊來賽戲會飲。」下列有關上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 〈越人歌〉反映漢代越人的思想情感,〈半線社聚飲歌〉則反映清代臺灣平埔族的日常生活
(B) 〈越人歌〉、〈半線社聚飲歌〉均有二種,是因一為記音,一為漢文意譯
(C) 記音的〈越人歌〉與〈半線社聚飲歌〉,可視為民間歌謠採錄的成果
(D) 越指的相當於現代中國南方一帶,半線則為南投的古地名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9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