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⑷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DFM)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0869
統計:A(14),B(315),C(815),D(6),E(0)

用户評論

【用戶】江雯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請問這兩題之間有何不同嗎?1.小雄原來不怕白鼠,但是怕巨響。當其伸手撫玩白鼠時,突有鐵鎚發出巨響,小雄非常懼怕,如此反覆連結出現數次後,小 雄見到白鼠就會逃開,小雄的行為是經由下列何種學習得到的? (A)潛伏認知學習(B)操作制約學習(C)古典制約學習(D)頓悟制約學習。 出於: 98 學年度中區六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1022答案:B22.心理學家華森(J. Watson)的實驗中,小嬰兒亞伯特(Albert)原來不怕白兔,但是怕巨大的聲音。當亞伯特伸手撫玩白兔時,心理學家用鐵鎚猛敲鋼條發出巨大的聲 音, 亞伯特非常懼怕,如此反覆數次後,亞伯特見到白兔就會逃開,這種行為是經由下列何者得到的? (A)潛伏認知學習 (B)操作制約學習  (C)古典制約學習 (D)頓悟心向學習。 出於: 單元-幼兒教育概論(四)#2684答案:C

【用戶】江雯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我查原試卷98學年度中區六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給的答案是~c 古典制約學習,所以應該修改答案為C,以免其他同學會錯亂!!

【用戶】Hugh Lee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請問...什麼是潛伏認知學習..是這個嗎?Latent Learning 潛伏學習是托爾曼在其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學習現象。1930年托爾曼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白鼠迷津過程中食物(強化物)對學習的作用。將白鼠分為三組:A組每天給食物(有食物獎勵組),B組不給食物(無食物獎勵組),A.B兩組均為控制組。C組為實驗組,開頭十天不給食物,第十一天才開始給白鼠食物獎勵。實驗結果表明,A組有食物獎勵,學習速度比B組快,但實驗組C自給食物獎勵後,錯誤突然減少,甚至比A組更快。托爾曼由此認為,C組雖然在10天沒有食物獎勵,但是他們仍然學習了迷津的“空間關係”,形成了認知地圖,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托爾曼將這種學習稱為“潛伏學習”。在未獲得強化之前就已出現了學習,只不過是未表現出來而已,這種現象可稱為“潛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