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壹、國學閱讀常識測驗一、經義不可不明也。士君子窮經,將以致用;必能明其義蘊,斯識見定、理解精、持論有本有末,以之用世,自無難處之事。如漢儒以經義決獄,以〈洪範傳〉推度時事,均能吻合。故先哲謂《論語》半部可治天下,非卮言也。治經者,必先讀「註疏」,擇精語詳而歸於一是。若場屋與考經解,則以眾說為波瀾,而以御纂及朱子說為主腦。朱註雖為所尚,要當分別觀之。如《周易》宜習漢學,其尤著者,若《虞氏義》一書,為國朝惠定宇、張皋文諸家所闡發,尤為漢《易》入門之徑。大都以六爻之變動,陰陽之錯綜,先明其數。故治《易》者,必有圖畫,猶「春秋大事表」、「輿地」,皆有圖說,以明其方向,於天下大勢、遠近強弱,方瞭如指掌。他如《毛詩‧小序》,必不可廢。若能會萃眾說而自抒新義,亦可以參備一解。大抵《六經註疏》,經《御纂折衷》,固已燦然大備;然聖賢理道,本屬無窮,如近世江慎修之《鄉黨圖考》、閻百詩之《四書釋地》,皆足以專門名家,補前賢所未備。學者會而通焉,可也。(澎湖文石書院主講:林豪撰〈續擬學約八條〉第一條,文錄自《澎湖廳志》卷四〈文事‧書院〉,頁一二○)1.以下何者較不符合上文「經義不可不明」之說?
(A)窮經致用
(B)成學干祿
(C)擇精歸一
(D)參解會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3939
統計:A(9),B(98),C(25),D(1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史子集01、漢書藝文志、九流十家的介紹

用户評論

【用戶】再努力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干祿:求取功名利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