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有關遊戲治療運用於幼兒過動與焦慮症狀,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遊戲治療通常以非威脅性的溝通形式,以玩具為媒介取代語言溝通
(B) 遊戲治療執行最為簡便,即使教保服務人員未受過專業訓練都可以使用扮演區的物件進行
(C) 遊戲治療過程中,嘗試讓兒童將其想法或感覺投射於遊戲的物件
(D) 可以引導幼兒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辨識故事中主角的感受,或者透過玩偶角色扮演形成情感投射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89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勇往直前~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所謂「遊戲治療」就是藉此原理,將治療的元素加入遊戲情境中,以遊戲做為治療的媒 介,協助兒童與治療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的治療方法。治療者必須受過良好的遊戲治療訓練,知道如何選擇遊戲器材及如何發展一份安全的關係,讓兒童在遊戲中能用其最自然的溝通方式來完全表達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經驗、及行為,這樣的過程就是「遊戲治療」。例如兒童是因為暴力行為而被轉介來接受遊戲治療,治療者能在兒童進行的遊戲如踢打拳擊袋、槍擊等攻擊行為中親身經歷兒童的暴力行為。治療者有機會利用不斷的反映性傾聽來理解兒童對這些經驗的感受、想法及行動,並根據這些具體行為設定治療性的限制,當下協助兒童學習自我控制,使兒童的議題獲得處理。因此,即使不知道兒童被轉介來的原因為何,治療師都有機會在遊戲治療中體會兒童的問題,協助兒童在遊戲的隱喻表達中即時處理相關的議題。

【用戶】Yvonne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治療者必須受過良好的遊戲治療訓練,知道如何選擇遊戲器材及如何發展一份安全的關係,讓兒童在遊戲中能用其最自然的溝通方式來完全表達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經驗、及行為。在遊戲治療中,兒童的遊戲將實際的現象以隱喻的方式表達、溝通、教導及學習,幫助兒童的想像力免於束縛,使其經驗得以再現,治療者有機會去瞭解兒童對此經驗的反應、感受及想法,兒童有機會重新整理,將現實中無法掌控的部份化為可掌控的,可以發洩精力、發洩競爭的需求、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及重新體驗挫折,使情緒獲得消散、以社會接納的方式來表達攻擊性,以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和學到新的解決方法,因此透過遊戲治療,治療者協助兒童達成以下目標:1.發展更正向的自我概念2.承擔更大的自我責任3.能更自我指導4.能更自我接納5.能更具彈性6.具有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7.經驗控制的感覺8.對問題處理過程更敏感9.發展內在評價系統10.更信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