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 S. Peters)所提教育的三大規準(criteria)中,所謂「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規準的核心內涵為何?請說明之。又請討論以下情境中教師的作為,是否符合該規準:「高中體育課時,老師要求所有同學都須在五分鐘內跑完1,500 公尺,才算及格」。(2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35003
統計:A(480),B(70),C(1230),D(15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政府再造、府際關係(斯克柏力版-基於互信程度)、美國政府再造之方向

用户評論

【用戶】Jigigi Ha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A柴契爾夫人上任後,推動效率團隊,財務管理方案(財務管理改革法)、續階計畫B柯林頓上任後,成立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

【用戶】tsaichingi711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布萊爾所提出的第三條路為中間偏左

【用戶】lesleystory10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6樓的有錯喔!蕭萬長的是組織再造,人力及服務再造,法制再造。四化是陳水扁任內。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D曾任英國首相的托尼·布萊爾受到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影響,1997年英國大選,他在競選期間以「第三條道路」作出競選口號,工黨放棄過往激進的左翼路線,重新定位,結果使工黨經歷在野18年後,終於贏得了大選,重新上台,故他被視為體現「第三條道路」理念的代表。布萊爾認為,傳統左派主打國家統治和高稅率,新右派主打個人主義和市場決定論,否定社會團結,所以他主張「第三條道路」,包涵「大膽的民營化」、「降低社會福利標準」和加大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資。有些人卻誤以為「第三條道路」是由托尼·布萊爾提倡或創造的,其實是錯誤的。英國社會學者紀登斯(Giddens)提出一項意識形態主張,期望將左派與右派的理念加以融合,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