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根據下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不和,彈之而不成聲。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子張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作而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禮記‧檀弓》
(A)「和之而不和,彈之而不成聲」乃因哀戚在心,心無所之
(B)「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意謂禮有其制,未敢提前除喪
(C)「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意謂禮有定制,不敢哀而逾期除喪
(D) 由子夏「和之而不和,彈之而不成聲」、子張「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可知子張越禮而子夏合禮。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1),C(0),D(1),E(0)

用户評論

【用戶】Cash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子夏除了喪,見過孔子之後,孔子給他琴,讓他恢復心情。他調琴弦時不太順暢,琴音不容易成聲。他解釋說:「那是因為我的哀痛的心情還不能忘懷。可是先王制禮有時間的限期(例如父母之喪三年),時間到了就應該守禮,恢復平常的狀態,不敢超過。」 子張守喪之後除了喪,見了孔子,給他琴,好讓他恢復心情。他調音時極順暢,一彈就成聲。他解釋說:「先王制喪禮的期限,時間到了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