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中國經典《禮記》乙書中有古訓:「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 _______;知困,然後能 ______。」其中先後缺詞當為:
(A)自反也、自愛也
(B)自強也、自立也
(C)自強也、自求也
(D)自反也、自強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04982
統計:A(112),B(1677),C(1237),D(723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典&操作條件作用 代表學者、永恆主義

用户評論

【用戶】Hedy Y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

【用戶】薛永浩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易解: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纔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纔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後纔能反省,努力向學。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纔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所以說:教與學相輔相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學互進。是這個意思。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中國經典《禮記》乙書中有古訓:「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知困,然後能 。」其中先後缺詞當為:(A)自反也、自愛也 (B)自強也、自立也 (C)自強也、自求也 (D)自反也、自強也。修改成為中國經典《禮記》乙書中有古訓:「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 _______;知困,然後能 ______。」其中先後缺詞當為:(A)自反也、自愛也 (B)自強也、自立也 (C)自強也、自求也 (D)自反也、自強也。

【用戶】Keep Happy Mo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這是考國文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