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下列各成語解釋,何者「錯誤」?
(A)大 筆 如 椽 : 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
(B)痌 瘝 在 抱 : 視人民的疾苦,尌像自己的痛苦一樣,時時掛在心上。
(C)沆 瀣 一 氣 : 做事一塌糊塗。
(D)諮 諏 善 道 : 詢問並謀求好的道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27239
統計:A(73),B(49),C(2536),D(77),E(0)

用户評論

【用戶】123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沆瀣一氣: (1)形容二人彼此志同道合, 意氣相投。 (2)形容有壞習慣的人, 勾結一起, 為非作歹。

【用戶】Yiru Che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A)椽 ㄔㄨㄢˊB)痌 瘝 ㄊㄨㄥ ㄍㄨㄢ C)沆 瀣ㄏㄤˋ ㄒ一ㄝˋ D)諏ㄗㄡ  

【用戶】飛雲覆月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大筆如椽 注音一式 ㄉㄚˋ ㄅ|ˇ ㄖㄨˊ ㄔㄨㄢˊ椽,屋頂的柱子。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晉書˙卷六十五˙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珣所草。」後用以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

【用戶】張懷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 大筆如椽:椽,屋頂的柱子。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後用以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B) 痌瘝在抱:對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愛民殷切。也作「恫瘝在抱」、「恫瘝在身」。(C) 沆瀣一氣: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們因此笑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見宋.錢易《南部新書戊》。比喻氣味相投,後多用於貶義。(D) 諮諏善道:諮諏,詢問。諮諏善道即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