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9.清代臺灣漢人書畫藝術中常見的某種風格,曾被學者以「閩習」相稱,請問以下哪幾件作品屬於「閩習」風格?
(A)鄭香圃《蘭石盆景》
(B)林朝英《書李白裴迪詩二首》
(C)洪以南《蘭石圖》
(D)林覺《歸漁圖》

參考答案

答案:B,D
難度:困難0.362445
統計:A(116),B(128),C(74),D(198),E(0)

用户評論

【用戶】謝謝阿*考上正式老師了!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閩習是臺灣清治時期的一種水墨畫風格。閩習的主要風格即是「狂放不羈」,多數學者認為閩習是受到福建籍畫家黃慎的影響而形成的畫風。林朝英、林覺、莊敬夫等清治台灣畫家即為此畫風之代表人物。-------------------------------------------鄭水寶(鄭香圃)(1982-1963)...日據時期台人書畫家鄭水寶(鄭香圃)圖新竹人,戶籍名水寶,譜名建水,字清渠,號梅痴(山人),又號醉白。鄭香圃為鄉賢鄭用鑑之裔孫,乙未割台時(1895),其父鄭邦藩賚志而逝,於是母子相 依,至於成立。鄭香圃性好學,曾師事張麟書。又嗜詩、書、畫與金石,在竹城文化界,素以「琴棋詩書畫,拳頭燒酒曲」聞名(「拳頭」指武功)。鄭氏書法行草之特色在於線條暢快圓熟,...

【用戶】小Z琦涵★考上了!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洪以南(1871年-1927年),臺灣知名士紳,臺北艋舺人,一名文成,字逸雅,號墨樵、無量痴者、達觀樓主。歷任各式長官EX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著有《妙香閣集》。返臺治產業,又遷居淡水,在淡水購買達觀樓,收藏各地文物,自稱達觀樓主因善作詩文,又能書法,專研顏真卿體字,亦善畫圖,家居創作不懈,與全臺各地士紳唱和甚多,1909年與謝汝銓、林馨蘭等共創瀛社,召集北臺詩人一百五十人,任第一任社長。鄭水寶(鄭香圃)(1982-1963)新竹人,戶籍名水寶,譜名建水,字清渠,號梅痴(山人),又號醉白。又嗜詩、書、畫與金石,在竹城文化界,素以「琴棋詩書畫,拳頭燒酒曲」聞名。鄭氏書法行草之特色在於線條暢快圓熟,多為意興所至之作品。昭和...

【用戶】wt6969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閩習 在論及清代及日治初期臺灣的繪畫時,學者經常以「閩習」一詞來形容這一時期臺灣傳統漢人藝術的特色。「閩習」主要是指明清時期流傳於福建並影響至臺灣地區的一種繪畫風格。在清代已經受到若干學者的關注,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提到:「大都閩中好奇騁怪,筆霸墨悍,與浙派相似」;施鴻保的《閩雜記》敘述得更詳細:「寫人物則用粗筆劃居多;寫山水則偏鋒,粗則以墨水塗之,細則只求工致,毫無皴法」。在此二人之前,張庚便曾以「閩習」二字來概括明末以來福建這種特殊畫風。張庚在《國朝畫徵錄》中評述福建畫家上官周時提到:「有筆無墨,尚未脫閩習也」。上官周之後,另一位福建大畫家黃慎也曾被批評「未脫閩習」。因此,「閩習」一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