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現代的審議民主理論主張,何者 錯誤 ?
(A) 公民積極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
(B) 要從生活周遭與自己本身毫不相關的事務著手
(C) 要形成公共論壇
(D)讓不同意見交鋒辨論討論妥協再形成共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85714
統計:A(2),B(88),C(3),D(4),E(0)

用户評論

【用戶】賴盈螢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審議式民主的意涵又稱「商議式民主」與「行政民主」的審議式民主,可分為兩個部份來界定:其一就是「民主的決策應該建立在公共審議的實質過程。在這期間,支持或反對某個政策,都必須說明理由,且是以能否增進公民之共善或社會正義的角度來說明理由」;其二則是「所有受到決策所影響的公民或代表,都應該有資格參與集體的決定」。申言之,前者乃「審議」面向,而後者乃「民主」面向。(二)審議式民主的運作模式其運作方式,便是在公民會議中進行如下的程序:由利害關係人組成約12到20人的焦點團體。由專家提供或對相關的政策資訊進行解說。由焦點團體的成員自行閱讀相關訊息並進行辯論。等參與者經過一番慎思明辨之後,再進行表決。(三)審議式民主的限制審議式民主看似良善,但其自身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其訴求「公共利益」的觀念過於抽象,眾人不一定能正確理解。要如何界定利害關係人?若利害關係人在會議上沒有即時表達意見,又該如何處理?

【用戶】賴盈螢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一)審議式民主的意涵又稱「商議式民主」與「行政民主」的審議式民主,可分為兩個部份來界定:其一就是「民主的決策應該建立在公共審議的實質過程。在這期間,支持或反對某個政策,都必須說明理由,且是以能否增進公民之共善或社會正義的角度來說明理由」;其二則是「所有受到決策所影響的公民或代表,都應該有資格參與集體的決定」。申言之,前者乃「審議」面向,而後者乃「民主」面向。(二)審議式民主的運作模式其運作方式,便是在公民會議中進行如下的程序:由利害關係人組成約12到20人的焦點團體。由專家提供或對相關的政策資訊進行解說。由焦點團體的成員自行閱讀相關訊息並進行辯論。等參與者經過一番慎思明辨之後,再進行表決。(三)審議式民主的限制審議式民主看似良善,但其自身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其訴求「公共利益」的觀念過於抽象,眾人不一定能正確理解。要如何界定利害關係人?若利害關係人在會議上沒有即時表達意見,又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