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商周青銅器表面上,經常刻鑄動物或野獸形象,其中部分並非現實中所存有,學界對其功能有許多討論,以下相關描述何者有誤?
(A)目前接受為「薩滿通靈說」
(B)上述說法由美國張光直教授提出
(C)置於墳墓中以排拒惡靈入侵
(D)原本的稱謂「饕餮」並不正確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57995
統計:A(29),B(26),C(169),D(69),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Z琦涵★考上了!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置於墳墓中以排拒惡靈入侵 沒有對抗惡靈的功能.....

【用戶】米漿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饕餮紋」一詞乃後世約定俗成,並非商周時代的原名。戰國末年《呂氏春秋·先識》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據此,北宋時的古器物圖錄將青銅器上突出動物頭部的紋飾,稱為「饕餮」。如呂大臨《考古圖》記癸鼎說:「中有獸面,蓋饕餮之象。」自此流行饕餮紋一詞,也有學者主張改稱為獸面紋。

【用戶】小Z琦涵★考上了!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置於墳墓中以排拒惡靈入侵 沒有對抗惡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