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運用石料的天然顏色來佈局,謂之俏色。下列哪一時期開始有玉器的俏色工藝技巧?
(A) 新石器時代晚期
(B) 商代晚期
(C) 周代晚期
(D) 漢代晚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0588
統計:A(27),B(189),C(80),D(111),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Z琦涵★考上了!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目前已知最早的巧雕作品為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玉鱉,距今已有三千餘年,是殷商時代的玉器。其後隨著人們審美力的不斷進步,在巧色工藝的前提下,慢慢出現了俏色工藝作品。與巧色玉雕作品相比,俏色作品在保存玉料本身的顏色的同時,還能將其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使它成為點睛之筆,甚至令人產生嘆為觀止之感。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被冠以俏色之名。

【用戶】穩捷少女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巧色就是設計師在保留玉料原有顏色的同時,儘量讓這種顏色與所要表現的題材完美結合,進而成為此件玉器的亮點。簡而言之,巧色只是運用和田玉料原有的顏色;而俏色則需在巧色的基礎上突出並優化玉料的顏色優點,使成品更具藝術價值。我們甚至可以說,巧色就是俏色的基礎版本。目前已知最早的巧雕作品為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玉鱉,距今已有三千餘年,是殷商時代的玉器。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g8myrm.html

【用戶】Skye Lai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俏色巧雕的藝境俏色巧雕,又稱巧色玉、巧作玉或俏色雕。此項技藝,是玉工利用玉石的顏色、皮色與紋理,將其融入創作題材中,以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這是玉石工藝獨有的表現形式,亦是極具難度的美學挑戰。玉,兼具了石之堅與水之潤,可謂天地靈氣的美麗結晶。玉族之中,不論閃玉或輝玉,其色彩皆富於變化,前者除了白色之外,尚有黑、褐、灰、青、黃、綠等等,而後者則有純白、翠綠、褐紅、淡紫、墨黑的不同。俏色巧雕,即是掌握玉石翡翠的此般特點,根據每塊石頭的色彩變化與色脈分布,以進行構圖、造型,期能更完整地傳述出創作者心內的視覺訊息。此項特殊的雕作工藝,關鍵之處,在於選材與構思。玉材或翡翠的原石,形體各異,色彩相間,雕作者必須因形就勢、由色施藝,方能成就匠心獨具的俏色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