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弟子規》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用別人的東西,必須當面向主人索求:「我想用一下,可不可以借我?」或者:「這可不可以送給我?」如果不問一聲就隨便拿走,那就是偷盜的行為。
        有些人拿別人的東西,一點執著也沒有,根本不先徵得同意,但即使你已經看破了,別人也許還沒有看破。我旁邊有個鄰居,見我院子裡放著什麼,順便就帶走了。我還有個親戚,也是到了我家,看到自己需要的,拿了就走。一次兩次也就算了,可多了就讓人有點不舒服。他從來不管別人是否用得著,只要是他喜歡的,就會明目張膽地拿。如果被我看到了,他就說一聲「這個給我啊」;沒看到的話,連個招呼也不打。
        那天我聽見兩個人在對話,一個問:「我的工具是不是你拿了?」「是我啊。」「那你起碼要給我打個招呼呀!」他說得有道理,拿人家的東西就該問一聲。在古代,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這個分得清清楚楚。可現在許多人沒有這種概念,隨心所欲、想拿就拿,這樣會帶來很多麻煩。
         如今的社會,用現在話來說,是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光明燦爛了,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會紛至沓來。所以,做人誠實、老實很重要。以前的老人們看起來很吝嗇、 很保守,但實際上,他們非常本分,屬於自己的就保護好,而屬於別人的,根本不去動。不像現在有些人,喜歡什麼就拿走,從來也不打招呼,這事雖然看似不大,但卻是一種不好的習氣。
        所以,孩子們從小應接受這樣的教育,否則,在學校裡看見同學的筆和本子好,不說一聲便拿走了,這種行為就是偷。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假如這種習慣養成了,會成為一生中的人格污點。
【題組】18.下列有關《弟子規》 這本書的說明何者有誤?
(A)《弟子規》 , 原名《訓蒙文》
(B)《弟子規》 ,是一本清朝出現的文學作品,以韻文寫成
(C)《弟子規》 也收納了很多唐詩宋詞,所以內容相當豐富
(D)《弟子規》 是一本啟蒙養正,教育子弟的寶書。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zi xuan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弟子規》 並沒有收納很多唐.....看...